本报北京7月16日讯昨天,一笔七年前申请执行的案款成功执结,交到了申请执行人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北京办事处的手中。这七年中,申请人和被执行人在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法官的主持下达成谅解,通过“放水养鱼”使得曾经经营困难的被执行公司有了发展壮大的机会,并具备了全额支付执行案款的能力。
双方的权益终于得到了最大保障。
北京高压气瓶厂为老国有企业,历史上一直经营状况良好,但是为了配合北京市发展的整体规划,1984年该厂整体搬迁。由于迁移过程中产生巨额债务,导致搬迁后一度无法正常经营,全厂职工情绪也极不稳定。
2001年,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北京办事处将北京高压气瓶厂(以下简称气瓶厂)告上法庭,索要欠款,并申请强制执行,执行标的达4800万元。但是,在走访调查的过程中,法官发现该厂当时刚刚具备初步发展规模,如果法院强制执行,不仅不能够满足执行标的,而且全厂将再次陷入困顿,1000多名职工也将从此失去生活来源,极有可能产生新的社会不稳定因素。
经过反复的思考和衡量,二中院执行庭的法官们认为,“放水养鱼”的执行方式将使申请执行人和被执行人双方的利益都达到最大的实现。确定了执行思路后,法官为申请人耐心细致地算了一笔账:如果拍卖当时刚刚搬迁的气瓶厂,只能实现1000多万元的债权,但如果同意“放水养鱼”的做法,将有可能实现全部债权。而被执行人也诚恳地表达了将全额偿还债务的承诺。
为了说服申请人,执行法官还专门约请申请人对气瓶厂进行了实地考察,让他们对其还债能力作出评判。终于,申请人接受了“放水养鱼”的思路,待该厂发展壮大后逐步解决历史遗留债务。但是,为了保障申请人的利益,执行法官还是对气瓶厂的财产进行了查封,确保其财产现状,同时对该厂财产的评估和拍卖工作采取保留措施,为该厂继续发展经营并在经营过程中逐步偿还欠款创造条件。
昨天,当气瓶厂将将本金连带利息全部偿还给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北京办事处时,该厂董事长王平生显得有些激动,他告诉记者:“如果当时把我们厂拍卖了,我们就真的是走投无路了,职工怎么办?可是,法院给了我们一条生路,目前我们厂的规模不断扩大,2000多名职工年平均收入达到5万元,仅今年上半年已实现销售10个亿,去年纳税4000多万元,已发展成为世界同行业中屈指可数的前列企业。”
李松 黄洁 张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