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清:我只是做了普通人做的普通事
从1996年化名“王震华”捐助洪灾中遭遇不幸的人家,到情系四川地震灾区;从帮助村里上不起大学的贫困生,到资助当地建设学校——
漂亮的学校与寒酸的私房 “实在对不起,让你等了这么长时间。这几天正忙着办村子整体搬迁的事,投资9000多万元,太原、运城、河津,一趟趟地跑。”
2008年6月 22日下午3点,连续几天预约,记者终于见到了满脸疲惫的王国清。
王国清所在的村庄为苍岭,是河津市南桑峪村的一个自然村。
走进南桑峪,一座三层的崭新楼房格外引人注目,村民们说,“这是学校,王国清个人掏腰包建起来的”。
与漂亮的学校相比,王国清家要寒酸许多:普通的砖瓦平房,没怎么装修的里屋,一套沙发、一台电视是房间里最值钱的家当。“大家的事就是他自己的事,按说一些事让别人跑就行,但王国清不放心。修路、建学校、美化村容村貌……几年来,他给村民、村委办了许多大事,但他从来没有在村委会报销一分钱。一年下来,为村里的事,他要花去两三万元差旅费。”村会计杨毛森说。
少年的苦难与成年的义举 王国清,39岁,橘黄短袖,中等身材,微微发胖。
记忆里,爷爷、父亲一直很贫寒,为了填饱肚子,爷爷甚至曾提着打狗棍,走村串巷,乞讨养家。
16岁,王国清不得不辍学回家。
他找到的第一份工作是帮附近一座煤矿赶车、拉煤。每天早上,6点钟起床,赶着比他高出半头的驴子,到十多里外的矿上上班。晚上9点,拖着疲惫的身子,摸黑回家。
通往井下的巷道两千多米,第一次牵着毛驴走,担心、恐惧……心底五味杂陈。但家中生活费没有着落,长年患肺结核的母亲治病需要钱,他没有退路。勉强前行1000多米远,井下越来越黑,通风越来越不好,王国清气闷心慌,头灯发出的一点点微弱光亮成了唯一依托。一个多小时,装煤,拉煤,等他从井下返回地面,两条裤腿已被尿水浸湿。
从一天几毛钱的苦力,到没有白天夜晚地做司机、跑运输,20年中,王国清几乎干过了矿上所有的脏活、累活。到1995年,凭多年积累,加上数百万元贷款,王国清在村子里承包了一座小煤矿,生活才渐渐好起来。
走出贫困的王国清,没有改变已经形成的节俭习惯——为了节约几十元饭费,他会就着一根大葱,啃几口馒头。但面对贫弱、灾难中的人们,他却可以拿出少则几千元,多则几万乃至上百万的爱心款给予救助——洪水中的灾民,贫寒家境的学子,村里破败的学校……
曾经的寻找与真实的他 1996年夏,一场突如其来的洪水,让我省的晋东南地区受损严重。陵川县六泉乡六泉村72岁的苏秋风老人一家,儿子、儿媳和十几岁的孙女被大水冲走,苏秋风老人和一对年幼的孙子幸存。
1996年11月初,王国清无意中在一张旧山西日报上看到苏秋风一家的困境,立即决定设法帮助他们。他首先联系了山西日报社当时采写稿件的记者霍玮,接着又多方打听,了解了苏秋风一家的近况。得知他们家房屋受损,而两个年幼的孩子还正在上学后,他立刻根据霍玮提供的详细地址,给老人寄去5000元钱。“请将您的详细地址、姓名留下好吗?”来到邮政局,工作人员善意的提醒让王国清有些为难。他本想匿名帮助这个不幸的家庭,可是,按照规定,他必须在汇款单上填写详实的个人姓名等。灵机一动,王国清在姓名一栏上写下“王震华”,并随意填写了地址“河津市下化乡政府”。“陵川县委、县政府领导,我是生长在河津市下化乡的一个山里娃,当我辗转从山西日报了解到贵县的灾情,特别是苏秋风老人一家的遭遇后,心情十分沉重。作为一名山西人。我责无旁贷地应当帮助灾区人民——尽管我现在的经济也很紧张……5000元,虽然解决不了多大的问题,但这是我对贵县灾民的一片赤诚之心。另外,麻烦贵县领导转告苏秋风老人,以后我每年将再向她和两个孙子寄去生活费、学费1至两千元。”
王国清寄出爱心款后,惟恐老人收不到,又特地给陵川县委、县政府寄去信件,托他们帮助查询。 (来源:山西晚报)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