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雪龙”号7月20日电 特写:24瓶海水与一块石头——中国科考队白令海首次定点综合观测告捷
记者 崔静
“扑通,扑通……”随着一件件大型科考仪器的相继入水,“雪龙”号科考船周围的平静海面突然变得热闹起来。
19日8时45分(北京时间19日5时45分),中国第三次北极科学考察队经过位于太平洋北部的阿留申群岛进入白令海,打响了定点综合观测的第一“枪”。
自7月11日从上海港起航以来,载有120多名科考队员的“雪龙”号科考船始终以每小时15至16海里的速度航行,在行进了近8天后,终于在白令海边缘海域停了下来。在这里,科考队员们要进行首次海洋物理、海洋化学、海洋生物、海洋地质等多学科的定点综合观测,以了解这一海域的主要环境参数。
白令海位于太平洋北部水域,是太平洋与北冰洋水体交换的重要纽带。因此,中国科考队员们将这一海域视为重点观测区,未等“雪龙”号停稳,就根据各自的专业领域分头忙碌起来。
“向左,向左,停!停!”中部甲板上,海洋物理组的矫玉田带领着八九名科考队员,小心翼翼地将此次定点综合观测最关键的科考仪器——梅花采水仪从实验室推上甲板,这个“身”上绑有24个采水瓶的大型仪器张着24张“大嘴”,它将被投放到直至接近海底的位置,获取不同深度的海水及水文参数。
深海水样几乎是科考队所有专业小组进行试验的基本材料,因此保证梅花采水仪采样成功是确保科考成功的重要前提。参加过历次中国北极科学考察的赵进平对操纵这个“金贵”的仪器胸有成竹。在位于甲板上方的控制室里,赵进平不时通过对讲机与甲板上的队员沟通情况,并指挥折臂式吊车缓缓将梅花采水仪平稳吊起,移出甲板,投入水中,直抵深海……“2250米,停!”在梅花采水仪接近海底时,赵进平果断发出了指令。此后,梅花采水仪开始缓慢上升,并在不同深度取水。
约3小时后,装满24瓶海水的梅花采水仪像出水芙蓉般被吊车提出水面,瓶身外附着的海水噼噼啪啪地落到海面上。各专业考察组的队员们早已拎着各种各样的瓶瓶罐罐等候在甲板上,待梅花采水仪被安全放置在船舱内后,便纷纷上前接收这来之不易的海水样品。
24瓶海水分别是从2250米、2000米、1500米等15个深度获取的,其中在水深200米以内的9个深度分别收集了2瓶海水。双手攥着数个棕色试验瓶的海洋化学组队员卢勇说,他要将不同深度的海水分装在90个试验瓶中,通过分析海水的营养盐成分等,检测水体的肥沃程度。而海洋生物组则要过滤海水,获取微型浮游生物和水体叶绿素等,研究这一海域的生态变化过程。
中部甲板上的采水刚刚结束,“雪龙”号后部甲板上又忙碌起来。在这里,海洋地质与海洋地球物理组的科考队员开始向海水中投放重力取样管,以获取海底沉积物。伴随着绞车轰隆隆地运转,这根尾部有数个环状铅块的3米长管直奔海底。近两小时后,重力取样管水淋淋地回到船上。队员们马上围拢上来,准备看看这次取样有什么重大收获。
打开管口,一块鹌鹑蛋大小的棕色砾石滚落出来。再仔细检查管壁,其他什么都没有。“费了这么大力气只捞到一块小石头呀。”围拢在这块“宝贝”面前,大家哈哈大笑。
不过,别小看这块小石头,它也可以说明大问题。中国第三次北极科考队首席科学家助理陈建芳说,这块小石头很可能是被冰从近海搬运过来的冰积物,冬天的白令海会结冰,等夏天冰融化了,石头就落到了海底。而这次取样没有采到深海泥巴,很可能是因为海底水流过急,将海底沉积物都冲走了,重力取样管在海底只触碰到了砾石。
陈建芳说,打捞海底沉积物,可以从中发现微型生物种群结构的变化,由此了解海洋的历史,追溯几万年甚至几十万年间海洋环境的演化。再以古论今,由海洋演化历史推测海洋环境未来的变化。
将这块珍贵的海底石头装进标本袋,一名科考队员打开了直通驾驶台的对讲机:“驾驶台,驾驶台,可以起航了!”伴随着马达轰鸣,“雪龙”号再次出发,向下一个作业站点驶去,深蓝色的海面上泛起一道道白色浪花。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