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四川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 > 四川地震消息

50日夜换来安居汶川

  人民网记者罗艾桦贺林平

  “新房子真好,又漂亮又结实!”7月20日,看到汶川县漩口镇的孩子们欢天喜地搬进新房,广州市政府副秘书长、广州市支援四川灾区抗震救灾工作前线指挥部总指挥赵南先放心地打起了返穗的行李。
就在几天前,广州援建汶川县映秀、水磨、漩口三镇的共4865套活动板房全部完工并移交当地政府。这些天,当地受灾群众正忙着携家带口,入住新居。

  “近5000套板房,饱含着广州市2300多名管理和施工人员50多个日日夜夜的辛勤汗水和深厚情谊。”正如汶川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县抗震救灾映秀前线指挥部指挥长周金福所言,汶川三镇的板房虽然数量不多,建设难度却异乎寻常的大。由于地处高山峡谷,交通严重受损,援建队员找完水后又找路,找到路了又找地,工程量不亚于在平地上建几万套甚至十几万套。

  找水记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总体部署和广东省委、省政府的安排,广州市对口帮助映秀、水磨、漩口三个镇板房建设。把最硬、最难啃的骨头给了广州,这是对广州的信任,也是对广州的考验。

  生长于岭南水乡的广州市建筑集团援建队员们来到汶川后,首先遇到的是缺水问题。

  第一次寻找水源,是在水磨、漩口两个镇。水磨镇的施工点很多,多数没水供应,要自行解决。援建队后勤负责人赵伟文、随队医生苏嘉霖等到处打听哪里有水源,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终于在红福山找到了较稳定和充沛的水源。深入村庄后,他们了解到,村民长期饮用该水源,他们才放心。

  当援建队伍进入映秀镇施工,水的问题更加突出,每天的施工、生活用水量至少在200立方米以上,不光要供应自己的几百号人,部分救灾部队和当地群众也向他们要水。距映秀镇咫尺之遥,就是奔涌的岷江水,但却出于卫生防疫的考虑,被上级部门严令禁止使用。刚开头那几天,不少工人用山上流下来的看似清澈的山泉水洗澡,结果第二天就满身起红疹。

  后勤人员只得重新踏上寻水之路。几经周折,他们在张家坪村附近又找到一个水源。但光靠几辆水车每天来回奔跑,压力很大。赵伟文先后买了40多个容积为1.5、3立方米的贮水罐,分配到各施工点和生活区。

  援建队员们还想出一切可能的办法节水。项目经理江均赞原来留了飘逸的长发,每天大量出汗,却苦于没水洗头,干脆把头发全剪了,又解暑又省事。在他的带动下,十多人理了光头。

  找地记

  “"地无三尺平"?那是形容贵州的。在这里,应该是"地无三寸平"。”爬上漩口镇一处“火家山”的半山腰,广州市援建前指副总指挥谈志向指着散步在山间傍山而建的垮塌村舍说。记者看到,这里的山海拔上千米,山坡倾斜40度以上,却鲜有像样的平地,低坡上是农民开垦的梯田,高坡上是未被山石损毁的玉米地。

  谈志向告诉记者,在水磨,1200多套板房分布在17个点,从一点到另一个点相距二三十公里;在漩口,最大的一块地只建了74套板房,小的5套。“这样的地方,要做到集中安置根本不可能。我们只能见缝插针,看哪里有地可用,哪怕巴掌大,能建几套是几套。”

  为了解决选址扯后腿问题,广州专门成立了“找地工作小组”。一听说哪里有地,组员们就眼里放光,马上动身跟着当地人去看。有一次,在漩口镇一位村支书带领下,找地组跋山涉水十几公里,翻了两个山头,终于在一处山坡下找到一块1000平米见方的平地。可技术人员一评估,“地质灾害严重,不宜建房。”得,白跑一趟!

  像这样白跑的经历,找地组成员们已见惯不怪。在漩口,他们曾花了11天查看了100多个安置点,最后适合的只有39个。

  行路记

  汶川通往外界只有一条山路,震后,山路路面严重受损,两旁的高山经常出现塌方、泥石流、滑坡。

  广州市建筑集团机安公司司机张恒为了保持运输生命线的畅通,不辞劳苦,夜以继日,每天驾车行驶在都江堰至汶川三镇的山路上。一次,山上滚下的大石差点砸中他的吉普车。还有一次,他冒着随时发生的危险,在塌方不久的山路上,下车搬开拦路的石头,将满车的施工材料送上了映秀镇山上的渔子溪村。

  在水磨和漩口,很多零散分布的安置点在高半山,满载板材的运输车根本进不去。援建队员们只得卸载到山脚下的一个堆场,再沿着村民长年累月踩出来的称不上“路”的路,人工搬运进去。“有时候搬着板材爬几公里,就为了建几套房,让十几口人有个栖身之所。”

  6月14日,接到阿坝州10县459套高考活动板房建设任务后,“广州前指”抽调200多人组成北路、中路和南路三支“远征军”,沿着原长征路一路急行军,昼夜兼程,翻越多座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山,冒着山体滑坡、飞石袭击和余震的危险,辗转数千公里。经过10多天的艰难施工,3支队伍全部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高效率完成高考板房建设任务。26日,队员安全返回后,又投入映秀等三镇的过渡安置房建设。

  广州人民的情谊,暖了当地受灾群众的心。7月10日,建设进入最后攻坚阶段时,水磨镇村民和孩子们自发列队在镇小学板房建设现场,欢迎来视察工作的广州市市长张广宁和苏泽群、吴沙、陈国等市领导一行。一位80多岁的阿伯站在队列中,激动地对张广宁说:“感谢广州,感谢广州人民!”正当张广宁准备介绍援助点的总负责人、广州市建委副主任向恩明时,几位村民笑着说,“都认识,不用介绍,他们差不多天天都在这里,我们熟得很。”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图 说 抗 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