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文章:再看农业生产“新剪刀差”
“新剪刀差”现象的出现,扭曲了粮食价格的市场传递和调节功能,造成我国农村优质劳动力、土地等“粮食生产力”大量流失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王春雨董振国
近年来,我国粮食生产中出现了粮食与农资价格上涨幅度差、种粮与打工的比较效益差、种植粮食与经济作物产出率差加剧扩大的“新剪刀差”现象。
|
与传统单一的工农业品价格剪刀差相比,受访的多位专家认为,“新剪刀差”对我国粮食生产的影响扩大到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配置及种植业调整等方面。在当前国际粮价波动情况下,这一现象对我国粮食生产的影响不容忽视,应引起国家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并出台措施予以解决。
“新剪刀差”产生原因
近年来,中央连续出台了一系列刺激粮食生产的政策,从生产环节稳定农民种粮积极性,这些政策产生了积极效果。
但当前我国粮食的定价体制,仍采取国家调控与市场供求相结合的方式,粮食价格的调整并没有与农资等工业品相适应,粮食价格的上涨幅度落后于农资等工业品价格的上涨幅度。伴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生产要素的市场化配置造成农村劳动力、土地等资源流向更具比较优势的工业、服务业等领域。受访专家概括道:粮价形成机制的不完全市场化,与农资、劳动力等要素价格形成机制的相对市场化之间的矛盾,是我国粮食生产“新剪刀差”现象的产生与发展的主导因素。
据哈尔滨市政府调查显示,受整个东北地区稻谷市场疲软的影响,2007年秋收以后稻谷市场收购价格持续走低,2007年秋国家稻谷收购保护价为0.75元/斤,但远远低于2006年平均1元/斤的收购价格,达到了近年来的低点。而同期种子、化肥、农药、农膜、柴油等生产资料价格与上年相比平均涨幅达到20%以上,部分品种涨幅达到50%以上。
当前,农民外出打工与种粮效益的剪刀差逐步扩大。据国家统计局河北调查总队调查资料显示,受劳动力资源紧张影响,河北省建筑领域人工费价格在2006年上涨7.3%的基础上又上涨10.4%,涨幅创1998年以来的新高。而同期粮食价格仍处于低价位运行,与种粮要面临的自然灾害、市场风险等因素影响相比,农民打工收益明显高于种粮收入。
动摇国家粮食安全根基
“新剪刀差”现象的出现,扭曲了粮食价格的市场传递和调节功能,造成我国农村优质劳动力、土地等“粮食生产力”大量流失。
本刊记者今年春耕前在黑龙江东部部分水稻主产区调查发现,“新剪刀差”造成的谷贱伤农的影响开始显现。从水田流转来看,与往年春耕前水田承包的紧俏行情相比,今年水田的承包价格大幅下降,水田流转进度较往年后延,农民承包土地积极性下降。
黑龙江省鸡东县鸡东镇古山子村书记段世一告诉记者,2007年村里每亩水田的承包价格在300元左右,今年每亩水田的承包价格已经下降到200元左右,但农民的承包积极性并不高。
“新剪刀差”对粮食稳产和增产的影响不容忽视。劳动力和土地是粮食的主要生产要素,与低效益的种粮相比,农村优质劳动力更愿意转移到工业和第三产业。桦川县是黑龙江的水稻主产区之一,悦来镇苏村永发屯负责人史宏生告诉记者,去年村里外出打工只有200人左右,但今年春节过后有15户举家外出打工,全村预计有300多人不再务农而外出打工。桦川县农委副主任张敏告诉记者,由于种稻效益不好,今年春节过后全县外出打工的农民大约比去年多5000人。
不能牺牲农民利益
受访专家认为,化解“新剪刀差”的关键,在于缩小当前粮食市场价格与价值之间的差距。当前粮价上涨具有合理成分,此轮粮价上涨是伴随工业化、城镇化的加快发展出现的,具有恢复性和补偿性特征。在粮食供给充足的情况下适当提高价格,相当于提前释放了通货膨胀的压力,因此应该小幅度、周期性地调整粮价,让粮价温和回归到合理的范围。
中储粮河南分公司总经理李长轩认为,稳定粮价并不意味着粮价不能上涨,不能牺牲农民利益来换取粮价稳定。当前国内粮价应随着农业生产资料、国际粮价的上涨逐步提高到与其价值相吻合的水平,在提价方式上,可以每年让每斤粮食上涨两三分钱,并建立相应的机制保证粮价逐年小幅提高,使粮价上涨不至于引发通货膨胀。
郑州国家粮食交易中心副总经理邱清龙建议,应建立粮食与经济作物、工业品价格联动机制,使粮价与CPI、GDP同步增长,稳步增加农民种粮收益。此外,提高粮价还要与对城市低收入人群的补贴政策相结合,做到既不谷贱伤农,又不谷贵伤民。
农业专家认为,缩小“新剪刀差”,还应从生产领域入手,在粮食产业内部挖潜增效,提高单位土地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这种做法在提高农民种粮效益、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同时,不会引起CPI上涨等连锁反应。不断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既是缩小“新剪刀差”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迈进,夯实国家粮食安全根基的必由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