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5·12”特大地震发生后,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和统一部署下,省委省政府果断指挥,从容应对,解放军各军兵种、武警消防和民兵预备役官兵奋力抢救,灾区干部群众顽强抗争,全国各族人民和各友好国家以及华人、华侨团体大力支持,使抗震救灾工作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谱写了一曲众志成城同自然灾害顽强斗争的壮丽凯歌。
目前,抗震救灾已开始进入灾后重建工作。6月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了《汶川地震后恢复重建条例》(国务院526号令),标志着灾后重建工作正式启动。为使灾后重建工作起点高、步子快,科学合理,本人作为省人大代表,根据省人大常委会的要求,对灾后重建提出如下建议:
一、统筹规划,分步实施,逐步到位。这次地震震级高,烈度强,波及面广,其破坏是全方位的,所造成的损失十分巨大,加之震区自然环境相对恶劣,经济条件相对滞后。因此,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是一项全方位的、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人、财、物投入巨大,绝非短时间就能完成。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汶川地震后恢复重建条例》,各种基础设施、城镇街道、城镇乡村居民住房、公共设施等,必须统筹规划,科学合理,综合配套。不仅要从震区的地质、水文、气象等诸多自然角度考虑建筑的标准、厂房选址、住宅宜居性,还要从当地的生态承载力、人口密度和发展潜力,考虑区域的主体功能、产业定位以及城乡一体化布局;不仅要有高标准的设计规划,还要有合理可行的投融资方案。要把道路、水、电等基础设施作为重点优先考虑。总之,规划应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坚持以人为本,体现系统性、全局性、前瞻性和可行性。规划要分级制定,做到县有县的规划、乡有乡的规划、村有村的规划。既有总体规划,还要有具体规划。规划一经制定,必须严格执行,避免各行其是和盲目无序。
二、在灾区恢复重建工作中,对灾区生态承载力要进行科学评估,充分考虑各种地质、自然灾害的危害和影响。因为这次所受灾的地区,大部分处于地震断裂带,山体、河流、道路等破坏严重,山体的定型和稳固需要一个过程,次生灾害会不断发生。应组织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等各方面的专家,对处于地震断裂带和生态环境脆弱的各重灾区域,进行科学的人口承载力和生态环境的评估。哪些地区适宜人居,哪些地区不适宜人居,作出科学界定。对不适宜居住区域,尽可能迁出村民,让其逐步恢复自然原貌;可把一些自然条件恶劣且毁坏严重的乡镇和行政村进行合并;部分山区移民可安置到土地资源相对富裕的地区或外省市。新建村镇选址要符合总体规划,尤其要充分考虑未来再次发生地震的可能性,从选址到设计、施工,要加强监管,保证质量。对各级各类学校、医院等社会公益事业用房及实施,要加大投入,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等级;对人口稠密的商业区、居住小区要扩大绿地面积,以备紧急状态时供人口疏散。
三、农村灾区在恢复重建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政府的指导和引导作用,鼓励和支持农民尽量不占或少占熟田熟地,以保护本已不多的耕地面积。同时,要在尊重民族风俗和社会习俗的前提下,正确加以引导,鼓励受灾农民集中建房,统一安置,并做到人、畜环境隔离开,功能分区明显,以改善生存环境,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对自然环境恶劣的灾区群众,不宜外迁或远迁的,也要利用这次灾后重建的机会,采取措施,尽量搬迁至交通方便、环境较好的地方集中安置,以提供脱贫致富的外部环境。
四、改进建筑结构,适当建造木质房屋,提高抗震能力。这次地震的严酷事实让我们认识到建筑物的抗震能力是多么重要。在灾后重建过程中,必须提高这些地区所有建筑物的抗震性,将抗震等级提高到至少七级以上。还要重视建筑材料结构的改进,房屋楼层不宜太高。这些地区不宜再建砖混结构的房屋,应以框架结构为主。在农村,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适当增加木质房屋。因为木质结构不仅环保,居住舒适,抗震性好,而且木材相对于钢筋水泥消耗的资源具有可再生性。
五、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切实加强对灾后重建工作的领导。在前一阶段抗震救灾工作中,党和政府以及党的各级干部在群众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在恢复重建工作中,要继续把抗震救灾中形成的良好作风和精神状态发扬光大。灾后重建任务艰巨,涉及面十分广泛,时间跨度长,没有坚强的领导是难于实现的。必须层层建立有权威性、组织协调能力强的灾后重建领导小组,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具体负责灾后重建工作。对受灾群众,一方面政府要给予适当的经济补贴和技术指导,另一方面要鼓励灾区群众增强信心,自力更生,艰苦创业,重建家园,使自己早日从新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