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南宁7月24日电(记者王立芳)几年前,广西宜州市揽树村村民还很少有机会读到农村科普读物;如今,利用设在村里的“农家书屋”,村民们开办了自己的“技术学校”,利用科技发展高效优质农业,着实尝到了科技致富的甜头。
作为我国西部后发展地区,广西自2006年开展“农家书屋”工程建设以来,突出“建、管、用”相结合,目前已建成和在建的“农家书屋”共计890家,覆盖农村人口约200万,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部分农民看书难、买书难的问题。记者从广西壮族自治区新闻出版局了解到,“十一五”期间,广西计划建设“农家书屋”4500家,其中2008年计划完成2500个“农家书屋”建设工作。
在“农家书屋”试点工程建设中,广西采取政府出资、统一采购、统一选点、统一配书、分片定点、分头实施、地方建设的方法,在少数民族比较集中的河池市60个行政村建设了60个试点。
首批“农家书屋”试点工程共投入资金120万元,每个书屋配送价值2万元的图书,农家书屋所在地的县政府负责书屋建设和后期维护工作,并以配套投资的形式,每个书屋投入2000元,用于配备书架和后期维护支出。
在试点工作基础上,2007年,广西开始全面实施“农家书屋”工程,在中央、自治区和基层地方政府的财政支持、出版发行单位及社会各界力量的援助下,多渠道筹集资金,逐渐稳步推进,加强社区和乡村文化设施建设。
“农家书屋”工程的实施也为出版行业带来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2006年以来,广西组织筹划了“百万农民新技术丛书”“关键技术彩色图解丛书”“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丛书”等一批优秀的新农村读物选题。
自治区新闻出版局局长邓纯东介绍,为保证“农家书屋”书籍的质量,出版部门已要求广西各出版社、杂志社等文化产品的提供单位,有针对性地选择、策划今后出书、出杂志的方向,“以销定产,满足农民群众生产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
根据有关规划,“十一五”期间广西将优先选择居住相对集中、人口数量较多、文化经济基础较好、农民参与愿望较高的行政村或自然村,把“农家书屋”建设与农村基层组织活动场所以及基层文化站建设相结合。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