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监狱心理矫治
“无言者”是这样开口的 一位监狱心理咨询师的手记
凭传统的经验处理问题,可谓罪犯危机干预之大忌。这样会使干预人员在没有充分了解被干预者实际心理状态的情况下,武断行事,到头来适得其反。
在下述的这次罪犯危机干预的实践中,我充分领教了这种做法的危害,并在纠正自我后变得更成熟了,也更加善于从心理学角度出发,去挖掘行为背后的潜在动机了。
———题记
我干了好多年监狱警察,见过抗拒改造的犯人不少,但是没见过像罗某这样的极端者。要说把他的心理调治顺了,那可真是费了不少力气。
他的座右铭:我什么也不说 站在我面前的服刑犯罗某,一脸木然。
这几天,有好几名监区干警都气愤地向我汇报了他的“嚣张气焰”:刚从某监狱转入我们监狱入监教育监区时,他见了警察不喊报告;对警察的问话也不回答,被问急了还向警察吐口水、动手动脚……入监教育警察让他填写《认罪悔过书》,他瞄到“罪犯”二字,怒目圆睁,一把将《认罪悔过书》撕得粉碎,并又向前来制止的警官吐口水……
查阅他的档案,我得到了他的基本信息:
罗某,45岁,汉族,高中文化,已婚,故意杀人罪,有期徒刑12年。在某监狱服刑时,坚持不认罪,抗拒改造,并多次以多种形式侮辱、挑衅警察,比如吐口水、给他带着手铐就用脚踹警察等,因而被关禁闭四次,记过一次,严管三次。后因警囚矛盾过大而被调离。
记得接收他那天,负责交接的某监狱的同行笑着对我说:
“这家伙可是个怪胎呀!在我们那里,与干警、同犯几乎不说一句话。小心他吐你满身口水。同号犯人们背地里都说罗某的座右铭就是———我什么也不说。”
监狱传统干预方式对他不奏效 入监教育监区关于罗某的危机干预现场会正在进行。我成了大家攻击的对象。几名干警认为我在危机干预中犯了“妥协执法”的错误,对罗某过于纵容,打击不力,影响了整个入监教育的管理秩序。
被罗某撕碎的两封信的碎片还在会议桌上摆着,这无疑又是我“妥协执法”的确凿“证据”。
那还是这次会的三天前,我和他所在监区的杨指导员去他的老家家访,见了他的妻子、儿女以及其他几位近亲,还录了像。回到监狱,我们马上将家访录像放给他看,又告诉了他的妻子等要过来帮教的消息,并将其妻子和女儿写给他的两封信交给了他。
没想到,罗某根本不看,回到监舍跑到卫生间将信撕个粉碎,并恶狠狠地开口说了入监后的第一句话:“那婆娘敢来,我就毁了她!”
我正回忆这件事时,一直被认为是监区“心理派”的小樊发言了:
“……经验主义有时候会害我们,按老套路还有出路吗?请大家多支持一下心理干预吧!”
接着,小樊以心理咨询师的身份,讲了对罗某必须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咨询、干预的必要性,并提出应该再来一次有更多监狱心理咨询师参与的家访。
会后小樊对我说:“娄监区长,你也是一位心理咨询师,但你并没有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待罗某的所作所为。我觉得是传统的经验主义干预模式挡住了你的视线……”
“但我是按正常程序工作的,而且以前的家访也让我们受益匪浅呀!”我反驳道。
“可他是罗某,是在其他监狱受过多次处分的"抗改明星"。我想人家某监狱不傻,估计家访早访过几次了,如果成功了会把他调到这来?”
这时我才想起确有此事。家访时罗某的妻子还向我抱怨过某监狱。
沉思了一会儿,我问小樊:“你认为罗某的心病症结在哪里?”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你是读得最通的呀!”小樊并不正面回答我。
我恍然大悟。罗某的表现,应当是一种典型的“心理防御机制”在作怪。
“如果预测,罗某的人格特征会是什么?”
我的话刚一出口,我们俩就似乎同时思考出了各自的答案:
“自恋!”
“水仙花!”
虽然说法不同,但我俩却相视会心一笑。(古希腊的纳西斯爱上了自己,最终憔悴而死,变成了一朵水仙花。于是,“水仙花”也就成了“自恋”的代名词。)
治疗“自恋”人格先要破“自我中心观” 作为一位心理咨询师,我通过第二次有更多心理咨询干预人员参与的家访,完善了对罗某个人成长史、家庭、婚姻、社会支持系统等信息的搜集,并整理了这些信息,通过评估,最终对罗某的心理症结分析如下:
罗某具有典型的自恋人格。由于母亲早亡,他从小就养成了倔强的个性。年轻时盲目自大,结婚后对妻子颐指气使,喜欢指挥家人,而且对家庭的责任感淡薄,缺乏同情心,这就是真实的罗某。在村里,个性孤僻的他看不起所有的乡邻,做什么事都自以为是,以自我为中心。他之所以犯罪入监,就是这种性格导致的恶果:村里一位邻居因宅基地纠纷跟他斗了几次嘴,于是他便觉得面子上过不去,晚上去人家与其家人斗嘴,后因言语上没占什么便宜,便拿起凶器对邻居家妇女及女儿下手,致人重伤。
判刑后,罗某的心理受到了严重的挫伤。他无法像正常人一样接受现实、认罪悔罪、改过自新,而是自欺欺人地“外归因”,并用否认现实、自我封闭的消极心理防御机制来使自己感受到一点点的心理平衡。尤其罗某在监狱服刑过程中,他的这种心理症结已走向了极端,以至他用闭口不言逃避现实。
人最大的悲哀在于用新的错误掩盖旧的错误,这也是他心理症结的深层次体现。
于是我们决定从消极的心理防御机制上打开缺口,为罗某做心理矫治。根据心理学原理,对自恋人格者最有效的矫治手法有:
1、消除其自我中心观;
2、助其学会爱别人。
他第一次开口问我:您吃了吗 为了消除罗某的自我中心观念,我们特意邀请到罗某从小到大都十分崇拜的中学老师林老师前来帮教。
从调查中我们明显感到,罗某认为林老师在他上学时对他有恩,是他一生中惟一最信服的人。因此,利用林老师与他重逢的面对面交流,有可能促使罗某自以为是的心态发生动摇。而为了让罗某学会爱别人,我们同时还邀请了他的女儿前来帮教。我们希望,罗某在自我中心观念动摇后,能首先学会对自己的孩子施与爱心,继而逐步改掉不负责任的坏习惯。
2008年母亲节那次我们特意为罗某安排的帮教会取得了预期的效果。罗某在恩师面前无地自容。否定现实、自我封闭的心理防御机制开始动摇了。在面对女儿的帮教会上,他了解到,自己的入狱给女儿的心灵带来了巨大的创痛和压力,但懂事的女儿却仍能为母分忧、勤奋学习,并时刻盼望着父亲能早日回家。罗某第一次感受到了良心的谴责,意识到了自己一贯以自我为中心的自恋情结和置家庭责任于不顾的自私与丑恶。
在恩师和爱女面前,罗某“崩溃”了,一把鼻涕一把泪地恸哭了起来。这种哭也是我盼望已久的,因为这意味着他告别过去,走向新的一天的机会来了。
在帮教会后安排的聚餐活动中,罗某摒弃了自己那个封闭的世界,主动走到了在现场组织活动的我身边,小声地问了一句:“娄监区长,您吃饭了吗?”
这个“金口”开得让我感到我的突破口找对了。
他破天荒地主动申请心理咨询 在亲情帮教后的第三天,罗某第一次主动提出了心理咨询申请。
对罗某的心理危机干预取得突破性进展后,我备受鼓舞。在心理危机干预人员的建议下,我邀请了我狱二级心理咨询师介入对罗某的首次心理咨询。
就这次心理咨询来说,效果并不明显,但也不能说一无所获。至少,这次心理咨询说明罗某已初步淡化了自我为中心的自恋情结,开始努力克服自闭心理。另外,还暴露了一个问题:由于长期自我封闭,罗某已养成了严重社交不适的病态。与咨询师的对话显示出他已很难与正常人交往,心理问题仍很严重。
系统脱敏,拔掉他心理的“蛀牙” 经过后来对罗某的几次咨询,我发现他在与警官和同犯交流时,确实存在一种恐惧和焦虑心理。这是由于长期自我封闭,回避正常的人际交往,一直以自我为中心而导致的一种心理障碍。他自己也意识到了这种恐惧和焦虑的存在,也想尽力去克服,但这一过程就像从蛹到蝶的蜕变过程一样,必然充满了不适、痛苦,他甚至还会想到退却,退回到自闭的状态,以躲避蜕变时的痛苦。所以,我就必须像牙医选择最合适的钳子拔掉患者的蛀牙一样,审慎选择一种最合适的心理矫治疗法,用这把强有力的钳子拔掉他心理上的“蛀牙”。最终,我选择了行为疗法中的系统脱敏疗法。
2008年6月5日,我与二级咨询师、女警官郎燕一起,开始了对罗某的第一次系统的脱敏治疗。
放松
(因涉及技术机密,提供资料有限)
“闭上你的眼睛。请深呼吸……从你的手开始,感觉你的手,血肉在慢慢融化,手逐渐松弛下来……你的脚也逐渐松弛下来,你从未感受过的舒适,完全的放松,身体不是你的……”
建构焦虑等级
我们为罗某建立了与警官接触时内心焦虑与恐惧的等级表。
(1)警察在公共场合大声斥责他(80分)
(2)警察在办公室批评他(70分)
(3)警察面对面与他交谈(60分)
(4)他与警察在友好、和谐的气氛中聊天(50分)
(5)他主动找警察谈心(40分)
建立了这样一个等级表之后,我们就开始准备对他做实质性的脱敏治疗了。
系统脱敏
我们为了考查罗某的视觉表象能力,首先让他想象了一个中性的恐怖焦虑场景,然后又让他想象了等级表中最轻的恐惧场景。
咨询师:现在我要求你想象一些场景,你要尽可能想象得清晰些。这个场景也许会干扰你的放松。如果你感到焦虑与恐怖,随时都可以告诉我。如果你已经清楚地想象出了一个场景,请举起左手指告诉我。首先,你想象自己在一个熟悉的监舍。这是一个愉快的清晨,而且是星期天,服刑人员都在娱乐,你甚至听到了轻音乐的声音。几名面带微笑的警官来到你们监舍与你们共同娱乐。
(过了几分钟,罗某举起了他的食指,咨询师停顿了5秒钟)
咨询师:停止想象那个场景。在你想象的时候,你的恐惧感和焦虑感增加了没有……
(因涉及技术机密,提供资料有限)
经过七次系统脱敏治疗,罗某已经能够在与警察和同犯交往时放松下来,并能进行正常的谈话交流了。之后,我们又用同样的方法解决了他在认罪服判方面的一些具体问题。
看到他的新座右铭,我欣慰地笑了 经过我们心理咨询工作者的共同努力,罗某已经与往事告别,开始正确认识自己了,并在逐步地改变着自己。现在的罗某在监狱心理咨询工作者的继续帮助下,经常自学心理学知识,努力从他助向自助转变。
前不久,他监区的一名干警把他写的一副新座右铭拿给我看:
人生有许多美丽可以通过争取正确的方法去拼搏,去获取。偏执、自私与狭隘只能是一条不归路。
———罗某
看了他的新座右铭,想起他入狱时那个著名的“我什么也不说”,我欣慰地笑了。
手记作者娄季召(河南省第三监狱心理咨询师)
改写/樊永贵 王广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