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吴边
一位“跑江湖”的朋友,知道我喜欢茶,又知道近来有亲人从江西过来,于是告我请亲戚带江西名茶狗牯脑。对于此茶真是第一次听说。
拿到茶的当天,就迫不及待地打开,水烧开,冲泡。先“闻香”,茶至眼前,真是一瞥惊鸿!但见杯中叶似鱼钩,银灰带毫,索紧秀丽,色泽润绿,金黄微染,茶带花香。
头遍茶,味道比一般的茶略苦,没有异样的感觉,二遍茶,除了一遍的苦味外,竟然有种隐约的香味慢慢在口中化开,带着丝丝甜意,透着山泉般的自然。
含在口中,微苦,苦味咽下,嘴里便留下了几缕香甜,再过片刻,这种香甜便从舌的两侧、牙缝中如泉水般涌来,久久不散。我以为,这便是狗牯脑茶的妙处了。
忘记了在哪里读过一则与狗牯脑茶有关的故事:清嘉庆元年(1796年),遂川的一个偏远山乡汤湖,有一个姓梁的农民放木排出山,在滔滔长江中遭遇狂风恶浪,木排被打散了,他被迫流落南京街头。后来一个姓杨的寡妇同他相爱,结婚成家,带回茶籽种在故乡狗牯脑山上,这就是第一代狗牯脑茶。是为狗牯脑种茶之始。山川灵气的孕育,种茶人的艰辛劳动,使狗牯脑茶代代相传、繁衍发展,成为多次荣获海内外博览会金奖、闻名遐迩的茶中珍品。
“狗牯脑茶又名狗牯脑石山茶,也曾一度称其为玉山茶,狗牯脑山因茶而出名,而狗牯脑茶则因山而命名。狗牯脑茶鲜叶采自当地群体小叶种,每年清明前后开采,标准为一芽一叶,要求做到不采露水叶,雨天不采叶,晴天的中午不采叶。鲜叶采回后还要进行挑选,剔除紫芽叶、单片叶和鱼叶,最后经过杀青、揉捻、整形、烘焙、炒干和包装六道工序,成为成品绿茶。成品外形紧结秀丽,白毫显露,芽端微勾;香气高雅,略有花香,泡后速沉,汤色清明,滋味醇厚;叶底黄绿。”
上面所有描述不是我说,是饮茶大师给的美誉。据考,狗牯脑茶属遂川茶叶系列,自古文献记载颇多,清末《江西物产总汇说明书》、《如安府志》、《龙泉县志》等均有记载。北宋大文豪苏东坡曾驻足遂川,他在《宿资福院》诗中写道:“衣染炉烟金漏回,茶烹石鼎玉蟾留。”十分赞美遂川茶叶。清代陆廷灿,当过崇安县令,对茶叶颇有研究,曾写过《续茶经》一书,他在书中写道:“吉安府龙泉县匡山有苦茶,匡山四面峭壁,其下多白云,上多北风,植物味甘苦。野蜂巢其间,采花蕊作蜜,味亦苦。其茶苦于常茶。”1915年,遂川县茶商李玉山采用狗牯脑山的茶鲜叶,制成银针、雀舌和圆珠各1000克,分装3罐,运往美国旧金山参加巴拿马国际博览会,荣获国际评判委员会授予的金质奖和奖状,被誉为“顶上绿茶”。1930年,李玉山之孙李文龙将此茶改名为“玉山茶”,送往浙赣特产联合展览会展出,荣获甲等奖。由于两次获奖,狗牯脑山所产之茶名声大振。随着历史的变迁,“玉山茶”改名为“狗牯脑茶”。1983年被评为江西省名茶,1985年被评为江西省优质名茶,并选送全国名茶展评会。
狗牯脑茶冲饮方法:
依个人爱好取茶3至4克投入杯中,先冲入少量90℃左右的开水浸润茶叶,片刻即将水滤去,此时可闻杯中茶香,再重新冲入适量开水,勿加盖,过2至3分钟即可品饮。待茶汤饮至剩三分之一时,添加开水再饮,可反复冲泡4至6次。如用瓷质茶杯和烧开的山泉水冲饮则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