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一线识别干部检验班子 针对四川汶川大地震灾害造成重灾区领导“班子”缺额、干部队伍缺损的实际,四川省委采取“重灾区选拔,非灾区选派,一线考察识别”三项联动措施,快速调整充实灾区干部力量,为灾区各项工作有力有序有效推进提供了坚强组织保证。
据不完全统计,四川省6个重灾区严重受损和部分受损的党组织966个,党员干部遇难1965人,重伤2124人。为确保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一线的领导力量和工作力量,省、市、县三级组织部门快速选配干部,调整充实领导班子。地震发生后不到一周,对因干部遇难或重伤造成的795个空缺职位全部调整补充到位,对857个部分受损、109个严重受损的基层党组织和政权组织全部完善或重建,在309个受灾群众集中安置点全部建立了临时党组织。为使灾区的领导力量更加充实,省委对6个重灾市(州)、88个重灾县(市、区)分别增加2个领导职数,对1204个重灾乡镇分别增加2—3个领导职数。
省、市、县三级联动,跨区域统筹选派充实干部人才。四川各级组织部门充分整合组织资源和干部力量,迅速从省、市、县三级非灾区或轻灾区党政机关选派优秀干部增援灾区,加强领导力量,充实紧缺专业人才。一是从省直机关选派79名处级以上年轻干部到灾区挂职,充实一线领导力量。二是从省直部门选派100名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急需紧缺的专业干部、专业技术人员到灾区挂职一年,从省内13个非重灾市(州)选派100名专业人才到灾区开展突击援助服务。同时,在中组部支持下,调整第九批“博士服务团”选派方向,15名从国家有关部委选派的灾区紧缺专业人才,组成3个“博士服务团”赴德阳、绵阳、广元等市挂职。三是从高校选调200名应届大学毕业生,充实力量薄弱的灾区乡镇和村(社区)帮助工作。四是统筹各地干部力量,从非灾区和轻灾区的市、县选派了170多名干部到重灾区县、乡挂职。
注重在一线考察识别干部,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四川省委明确提出,把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一线作为识别干部、使用干部的主阵地,作为检验班子、考察班子的主战场。组织部门启动非常时期一线干部管理任用机制,6个重灾市(州)火线提拔乡科级干部213人,其中破格提拔19人。绵竹市坚持表率作用特别突出、救灾实效特别明显、受灾群众特别公认的“三个特别”标准,简化民主推荐和公示程序,打破任职时间、身份、年龄限制提拔使用干部。雅安市由市、县(区)组织、纪检监察部门联合派出考察组,通过实地走访、突击抽查、民意调查等方式,对各级领导干部在抗震救灾工作中的表现情况进行跟踪考察,8名表现突出的干部被提拔为乡科级领导干部。
同时,四川还严肃处理了一批擅离职守、失职渎职的干部。都江堰市民政局原副局长肖蓉等3名抗震救灾不力的领导干部被就地免职,北川县免去了脱离工作岗位10天的片口乡原党委书记母贤武的职务,雅安市3名救灾不力的乡镇党委书记被就地免职、7名工作滞后的乡科级领导干部被诫勉谈话。(记者董宏君) (来源: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郑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