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7月27日电 新加坡联合早报今天发表文章说,北京街头的任何一位市民,现在都有可能成为国际媒体笔下的人物。奥运期间习惯了周围随时可能出现外国记者,以及培养出处之泰然的心态,这一定会是北京的另外一种收获。
文章摘录如下:
英国《泰晤士报》(TheTimes)在7月22日发表一篇体验文章,一位文字记者和摄影记者在只学会了“你好”和“谢谢”两句汉语的情况下,先行体验北京,并记录下自己的感受。
两位英国记者最后的总结是:我们多少学会了如何乘坐便宜、整洁和便利的公交车。除了一个德士司机和几个官员,碰到的每个人都令人愉快。我们没有被骚扰,只是偶尔受点小骗。我们到过的其他城市都没有北京给人的感觉安全,在这里甚至没有遭遇扒窃。我们没有看到醉汉和举止粗俗者,也几乎没有看到有人随地吐痰。
这篇报道可以说是外国记者努力从不同角度和不同层面观察北京的一个缩影。由于奥运的因素,大量外国记者集中到了北京,但大家不可能只报道奥运。接下来的一个月,北京将每天面对形形色色的记者和形形色色的报道角度,想象一下,北京奥运期间,将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万1600名注册记者、5000多名非注册记者来到中国。除体育记者外,很多媒体都派出时政和经济记者,关注场内场外的各种中国新闻。
这2万多名外国记者,就将如同2万多个镜头和2万多个触角,在北京和中国其他的城市里,用自己的背景、自己的眼光、自己的视角、自己的需要,去描述所观所感、所见所闻。一些突发事件甚至以往感觉微不足道的小事,都可能因为国际媒体的放大,而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有些可能是直接的采访,询问和探究问题的答案,有些可能是亲身的体验、实际的接触,然后转化为一种印象,成为自家媒体上的话题和镜头。这里面会有“正面”的赞扬,会有中肯、实际的批评,也会有带既定立场的“负面”。
这几日以来,外国媒体关于中国的新闻量都明显大量增加,除通讯社原本就有的连篇累牍之外,很多平面和电子媒体由于派驻人员已经到位,每天发出的中国新闻都猛增到数十条之多。美联社派出300多人的奥运报道队伍,韩国《中央日报》派出22人的采访团,《华盛顿邮报》派出15人的报道队,英国BBC则是400多人的大型组合。
在奥运期间,围绕中国的信息将前所未有地密集与集中,既百花齐放,也会泥沙俱下,鲜花与嘲讽并存,赞语与冷言同在,如同三温暖一般,忽冷忽热,对于能够接触和了解到外国媒体报道的中国人来说,无疑将会是一场心理历练,能够更真实与更全面审视自己,也在比较与思考之中,对外国媒体有进一步的认知。
我想起北京奥组委一位官员向我们的形容:“在中国历史上,还没有一次因为某一事件而让数十万外国人以尊重主权的方式,同时踏上中国的土地”,联系中国近代的历史,不难体味这种形容背后蕴含的深意。北京奥运如今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一些中国读者对外国媒体做出的一些“负面”报道反应仍如此强烈。
北京开始全方位地展示在世人和媒体面前,会有经过事先组织和策划的形象展示,但更多的是无法控制和左右的大量细节。奥运期间习惯了周围随时可能出现外国记者,以及培养出处之泰然的心态,这一定会是北京的另外一种收获。(周兆呈)
(责任编辑:张春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