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雷摄
本报北京7月27日电 记者马越舟、刘化迪报道:今天上午,随着一扇朱红色大门徐徐打开,2008年北京奥运会奥运村正式开村。今天还举行了中国体育代表团入村与升旗仪式,东道主代表团成为第一个正式入住的代表团。
9时35分,在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声中,五星红旗首次在属于本土的奥运村冉冉升起。中国体育代表团摔跤、柔道、手球、曲棍球、举重、田径、游泳、体操、男篮、羽毛球教练员、运动员以及中国奥委会官员、代表团官员、工作人员共计300人参加了升旗仪式。
在奥运村升旗广场举行的开村仪式与欢迎仪式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北京奥组委主席刘淇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北京奥组委副主席、北京奥运村村长陈至立移交了奥运村钥匙。这标志着来自20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16000名运动员和随队官员将陆续入住。在接下来一个月的时间里,这里将成为奥运选手们安全、舒适、温馨的家园,成为小小的“世界村”。
北京奥运村位于奥林匹克公园内,北邻森林公园,南接主场馆区,环境优美,交通便利,与“鸟巢”的直线距离不超过3公里。奥运村分为国际区、居住区和运行区三个区域。国际区包括升旗广场和商业街,居住区共有运动员公寓楼42栋。运行区则设停车场、欢迎中心、媒体中心、访客中心、运动员班车站和物流中心等配套设施。
北京奥组委奥运村部副部长邓亚萍说,自从7月20日预开村以来,已经有70余个代表团的先遣组入住奥运村。入住的村民在第一时间收到奥运村村长陈至立签名的欢迎信;运动员公寓房间内摆放了中外儿童用环保纸绘制、环保材料装裱的画作,奥运会结束后,这些作品将赠送给参赛的运动员和官员。
奥运村是为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和随队官员提供的住宿场所,也是奥运会赛时最重要的服务场所和安保级别最高的场所之一。奥运村的历史可以上溯到1924年巴黎奥运会。2008年北京奥运会还在协办城市香港和青岛设立了奥运村,青岛奥运村村长是臧爱民,香港奥运村村长是梁爱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