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里娃山中苦修 当不好农民回不了家
26日,德阳中江县的大山里,三个打赤脚的孩子在“班长”(组织机构派来的管理人员)的带领下,顶着烈日,踩在乱石嶙峋的山间小道上,正推着鸡公车搬运建房子用的鹅卵石。
干活间隙,3个孩子坐在条凳上,赤裸着上身,喝着泉水,吹着山风,露出十分享受的神情。令人惊讶的是,他们并不是山上农民娃,而是养尊处优的城里孩子。成都一个反传统教育机构从放暑假开始就陆续带了10多名问题学生到中江县老牛坡去种地锄草盖房子,谁被评上“最优秀的农民”,就让谁先回成都。
戒掉网瘾
“皮包骨”一口气吃掉半斤面条
来自重庆的小云年龄最小,12岁,同时也最瘦弱,被人称作“皮包骨”。据小云称,他一直迷恋网络游戏,“没有人能管到我!”最严重时,他曾逃学一个月躲在家中打游戏。“现在我知道错了。打游戏真的很无聊,还不如好好学习。”在经受了5天痛苦的劳动后,小云已有一丝悔意。26日中午,农民吴德招为这些孩子准备了只放盐和半匙猪油的面条,小云一口气吃掉了一大碗面条,足足有近半斤。“家里人说把身体养好了就回去!”小云一个劲地吃,显得非常香。
不再叛逆
“古惑仔”向往“优秀农民”
13岁的小陶身高超过170厘米,十分健谈。小陶的父母都是大学生,外公外婆是大学教授,可是这样的家庭环境竟然培养出一个抽烟、喝酒、泡吧的社会少年。
26日午饭后,回忆起以前的日子,小陶叹了一口气说道:“从初二开始,我和几个朋友经常在一起,受他们影响,我变了。”上网、K歌、跳舞、吸烟、喝酒,成了他每天的“必修课”。没钱时,他靠那些社会“朋友”,或者从父母钱包里拿。最多的一次,小陶从母亲钱包里拿出近两千块。如今,他彻底脱离了城市的喧嚣,越来越后悔当初的行为,他想尽快当上“优秀农民”,早日回到城里。
睡不着觉
“小皇帝”怀念城里空调房
胖胖的小唐今年14岁,与小云一样都来自重庆。“我真怀念在家的日子,房间里有空调,出门就坐车。”前些日子,小唐的父母把他从家中“哄”到楼下,一把将他塞在车里,带到这里。当农民的日子很辛苦,他刚开始很不适应,浑身被蚊子、跳蚤咬得很痛,晚上经常失眠。逐渐地,小唐适应了这里的生活,每天的劳动也像模像样。“当农民非常苦,既要忍受蚊虫叮咬,又要在田间劳作。”小唐心中的农民是这样的形象。无论刮风下雨,每天都要进行体力劳动,再加上贫瘠生活的精神折磨,使他渐渐认识到了父母为什么要让他好好读书,“他们只是希望我能在大城市里好好生活。”
□观点
父母:虽然心痛但没有选择
小陶的母亲告诉记者,送孩子去农村,是因为他根本不懂劳动的道理。只是希望让他学会劳动,让他知道一切都要靠劳动换来,而不是靠向父母伸手得来。她说,“现在我没有选择,必须要让孩子过一段艰苦的日子。”陶母希望孩子回来之前,能学会做人的起码素质:要用劳动换取想要的一切,尊重人,认识到学习才能改变命运。
机构:我们有信心改变他们
机构方说:“这种教育方式虽有些极端,但是对本身就很极端的孩子来说,还是非常有效果的。以前接受这种教育的孩子有很多都成了优秀的学生。”
专家:这个苦不该让娃娃受
成都市挽救青少年协会优秀园丁、成都市52中(原工读学校)教务主任吕红霞对此表示:“这些改变常常是被限制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发生的。一旦外部环境发生了改变,孩子就会出现反弹。”吕红霞称,试想这些孩子在非情愿的情况下被送到恶劣环境里接受苦难教育,回到家后,他们有可能会变本加厉,恨家长恨社会。
吕红霞呼吁,无论孩子犯了多大的错误,毕竟他们还是孩子,应该站在娃娃的角度,这个苦不应该由娃娃一个人承担。这个错也不是娃娃一个人的错。(文中系化名) 记者 王迪 实习生 汪龙华 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