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灵魂冲澡:“抗震文艺”热中的人文深思之二 向生命致敬,这是著名报告文学作家何建明灾区归来的深刻感悟,也是他即将出版的长篇报告文学的标题。汶川大地震一周后,何建明辗转都江堰、德阳、绵阳、青川、北川等地,撰写了大量颇有影响力的作品。
灾区归来,他始终在深思,我们要重建的不仅是物质的家园,还有心灵和文化的家园。那么,我们要以什么样的文化心态去重建和生活?
生命虽然脆弱,但尊严不容亵渎 “无论是对生者的抢救,还是对死者的尊重,都是对生命尊严的重视。”从文化人的角度观察,何建明认为,这次抗震救灾行动最大的进步在于,我们对人的生命尊严看得比以前更加重要了。汶川大地震发生以后,我们的国家领导人一再强调,要不惜一切代价抢救生命,这就是以人为本、尊重人权的具体体现。正是这样的指导思想有力地推动了救援进度,拯救了大量命悬一线的受灾群众。
对于那些逝去的生命也应秉持生者的道德。中国政府承诺,要对垮塌学校的工程质量进行调查,如果存在问题,一定要严肃查处绝不姑息。这是对死者的“交代”,更是对生命价值的尊重和正义准则的维护。
对生命的尊重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杆。汶川大地震一方面让人们看到了生命的脆弱,另一方面又更加突出了生命的尊严。这是中国社会进步的标志,这样的进步还将在今后不断被推进。
社会道德蕴涵着重振的潜力 谈到自己灾区之行的体验,何建明说,首先是一种感动。很多人平时松松垮垮,似乎是一盘散沙,但一旦民族发生危难,大家的爱国意识和凝聚力却是那么强。从灾区的百姓,到我们的政府官员和解放军战士,到各地赶来的志愿者,以及千千万万为灾区奉献爱心的人,大家在大灾大难面前都空前团结起来,大家共同来承担责任。我们中华民族表现得那么坚强,那么勇敢,那么善良。
对比以往日常生活中的纷扰与市侩,很多人在危难发生时猛然醒悟:与生命本身相比,寻常患得患失的各种现实利益其实并没有想象的那样不可或缺。那些争名夺利而引发的浮躁、虚伪、恶意以及整个社会道德水准的滑坡,其实都是对人性本原的遮蔽与违背。只有在这种时候,我们才更容易产生有关灵魂拯救的道德思考和终极体悟。
那么,是不是只有到了这种危难时刻,大家才能表现出比较高的道德觉悟?何建明认为,只能同患难不能共富贵,这是传统文化几千年遗留下来的劣根病。穷的时候,我们能同舟共济共渡难关;一旦到了太平时节,我们往往很难公平地、心平气和地分享财富,所以一些西方人说我们东方人气度不够。因此,在地震过去之后,在当前经济迅速发展、阶层不断分化的背景下,我们很需要补上共享财富这一课。一则要建立公平的财富分配体制,避免收入差距过于悬殊;二则全社会要有一个较统一的价值、信仰体系,以免社会处于价值失范状态。
何建明长期担任《中国作家》主编,对当今中国文化界的浮躁病有着很深的感受。他认为,有些文化人,平时没有什么东西能打动他们的灵魂,这次地震可能触到了大家的灵魂深处,大家好像有一种觉醒。能觉醒固然很好,但我们不能总是用血的代价去换取灵魂的圣洁。我们文化人要时时刻刻关注社会的进步,要时时刻刻把自己的生命融入这个时代。
价值观念存在冲突,争议之后尚需反思 在抗震救灾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颇受争议的人物,他们的一些行为引发了社会关于个人道德标准的热议。何建明主张,对这些现象需要辩证看待,不能一味谴责。
部分企业家灾后惜捐,引来一片讨伐。何建明说,这一方面说明,一些创造财富的人不能正确看待自己财富的来源与构成──财富的多少固然与企业家的努力有关,但也与社会的大环境、国家的政策有关。从某种意义上说,财富不仅仅是个人的,也属于社会。另一方面,网民的逼捐行为同样不值得提倡。道德应该是自觉自愿行为,不能强制人家做好事。逼捐是对私有财产缺乏尊重的表现,也是对劳动的不尊重、对人的不尊重。(半月谈记者陈玉明) (来源:半月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