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随着奥运村正式开村,奥运村综合诊所开始运行。自此,北京奥运医疗卫生保障体系全面启动。24家奥运定点医院、3223名直接服务奥运的医务人员、421名奥运场馆公共卫生人员全部进入赛时状态,提供“全天候”服务。
目前,首都卫生系统18万医疗卫生工作者准备就绪,全力保障奥运会、残奥会期间的医疗卫生安全。
北京奥组委医疗保障组组长、北京市卫生局党组书记金大鹏指出:“我们要让奥运医疗卫生保障和城市医疗卫生服务同样精彩,确保奥运医疗和日常医疗两不误。”
模拟演练提升应急能力 7月22日,“鸟巢”模拟了一场群体性踩踏伤亡事件,首都卫生系统医护人员现场演练了应急处置和医疗救援。
上午10时43分,鸟巢E看台三层通往一层的楼梯上,突然发生“踩踏事件”,约200名“受伤”观众聚堵在楼梯处。附近的几名医疗志愿者几秒钟内就赶到现场,随后,大批急救人员携带担架等器械向E看台一层楼梯口集结。同时,指挥中心接到报警,迅速通知场馆内急救车就位并调配场馆外的急救车紧急进场。现场急救人员井然有序,有的疏散观众,有的将重伤者用担架抬下来,有的对每一个伤者进行检伤,区分出死亡、危重伤、重伤和轻伤,分别为他们带上黑色、红色、黄色和绿色的胸牌。
与此同时,在附近相对宽阔的地方,急救人员已经将不同颜色的布铺在地上,建起临时检伤区,9名“死亡人员”被放在黑色区域,20多名失去意识或者休克的“危重伤员”被抬入红色区域救治,50余名不能行动的“重伤者”进入黄色区域救治,一些轻伤人员被安置在更远一些的蓝色区域。重伤和危重伤者经过现场简单处置后,被送上急救车紧急送往定点医院。整个救治过程历时半个小时。
在临近北京奥运会的日子里,北京卫生系统进行了多次应急演练,从细节入手,提升应对突发卫生事件的能力。
解放军302医院把应急预案分解到每一个医疗岗位,制成袋装卡片,犹如“锦囊妙计”。遇有紧急情况,医护人员拿出卡片就可以立即执行,确保每个环节有条不紊。积水潭医院通过院内模拟演习,逐一核对各项流程,不断提高应急救治水平。此外,很多医院还开展了“质量管理月”、技术大比武以及“模拟测试”等考核检验活动,发现问题立即整改。
为了提高应对核、生物、化学、爆炸、恐怖袭击事件的能力,北京市卫生局集中对3200多名专业医务人员进行了强化培训。
奥运医疗服务全面启动 奥运村综合诊所设有内科、外科、骨科、理疗科等17个诊室,并安装了两台核磁检查设备。635名来自协和医院、天坛医院等医疗机构的医疗专业志愿者,在奥运村诊所开始接诊。
门诊每天早8时开始到晚上11时结束,急诊24小时开放。诊所每天可同时满足700至800人的就诊服务,提供英语、法语、西班牙语、德语等7个语种服务。
在各大赛场,医疗团队全部到位。以中日友好医院团队为主的170多名医护人员,组成了国家体育场志愿者团队,进驻“鸟巢”,随时待命。
在赛事期间,公共卫生人员每日将对食品、公共场所和生活饮用水进行卫生监督和监测,确保合格。同时开展症状监测,分析各类传染病的疫情动态,对奥运场馆内病媒生物密度开展监测并采取控制措施。特别为奥运会安装的三套远程监控系统——餐饮远程视频监控系统、水质检测预警系统、室内空气质量实时在线监控系统,可以24小时即时报警。
为解决小语种翻译短缺的问题,北京市卫生局向首都机场、奥运签约饭店等涉外场所发放了5万册8种语言对照的《北京急救指南》。北京急救中心在每辆急救车上都配备这种小册子。手册里的8种语言都用中文标明了语义。当遇到既不懂英文、又不懂中文的患者时,急救人员可以请他们通过手册来表达需求。
定点医院开启绿色通道 奥运定点医院是奥运医疗服务的窗口。目前,24家奥运定点医院全部启动了“北京奥运会医疗卫生数据统计系统”,实行“零报告”制度。同时,开放了奥运接诊专区,启动了奥运绿色通道。
为了确保奥运无障碍语言服务,各医院加强了医用外语培训。北京宣武医院开展了“迎奥运、学外语”系列活动,不仅医护人员都能用英语对话,连电话接线员、电梯工都可以提供双语服务。解放军302医院建立了英语人才储备库,以及德、俄、法、日、朝等语种翻译小组,每个门诊医务人员随身携带翻译人员的联络方式,确保外籍患者就医时都有专业接待人员。
在打造无障碍语言服务的同时,卫生系统更着眼于建立科学的就诊流程。许多医院通过改扩建道路、增设患者停车位、规范标牌标识、增加无障碍设施等方式,大大改善了医疗环境。为方便奥运期间运动员用药,一些医院还开发了运动员就诊软件,患者只要是以运动员身份进入医院就诊,计算机系统就会自动形成兴奋剂防火墙,提醒医生正确开药。
中日友好医院不仅全面改造了国际医疗部病房,还特别为运动员准备了2.56米的超大病床。奥运期间,奥运门诊将实行全程陪诊服务,并对所有就诊患者采取一对一服务。在饮食上,各种原料均由奥运会供应商提供,每一个加工环节都要严格检测。考虑到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在生活习惯上的差异,营养餐厅聘请了北京饭店的厨师,在奥运期间提供中餐、西餐、清真餐、日餐等菜系的饮食供应。
在确保奥运医疗服务的同时,各定点医院并没有降低非奥运医疗服务水准。有的医院开设“夏时制”门诊、夜间门诊、专家错峰门诊;有的医院开设自助挂号、预约挂号等。北京市卫生局要求,各大医院对来京就医的外地患者要认真做好接诊服务,不得以任何借口推诿,绝不能因为举办奥运会影响群众就医,要让广大人民群众都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白剑峰赵敬菡) (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