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王旭明:一位个性官员的背影
■本刊记者/刘炎迅
这位教育部新闻发言人在任时饱受争议,离职时舆论又痛感惋惜
“我做这事已经5年了,一切变化都在意料之中。”一年前,王旭明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
如今,变化发生了。这个在过去屡引争议的教育部新闻发言人,卸任旧职,转赴语文出版社担任社长。
7月18日,王旭明对媒体表达自己离职感言时,用了一个词“欲哭无泪”,又一次引起争论。“新闻发言人”王旭明的最后一步,又踏在了“新闻当事人”的鼓点上。
“别再和记者说了”
7月21日,北京西单大木仓胡同37号,教育部北楼927房间,王旭明依旧坐在这间办公室里。
桌上的电话和手机不停在响,他不得不双耳同时接听。
“太忙了,不好意思,你再等会儿。”王旭明不时会从两部电话之间抽出身,笑着表示歉意。
“之前有媒体说,我会在18日赴任新职,其实不是这样的。”一阵密集的电话接听之后,王旭明终于空闲下来。
“按照规定,正式赴任那天,会有教育部的领导到场,有一个就职仪式,现在还不好说具体时间,等领导安排。所以我还坐在这里,外面有人就以为我是赖着不走。实在冤枉了。”身着白色衬衫、深色西裤的王旭明拿出珍藏的茶叶,砌了一杯茶,“来,喝口水。”他周到地招呼。
电话又响了,是一位多年的好友,从天津打来, “和记者聊天呢,”他在这边说。“别再和记者说了,你还不够热啊,有人说你像个小品演员呢??像韩乔生??少说点吧,以后还有机会上升。”那边好友劝诫着。
“欲哭无泪”别想深了
王旭明的办公室内,已经显示出搬家的模样,有些凌乱,靠墙一排书橱里,已经空空如也,所有的资料书籍,都被压缩在地上垒起很高的纸箱里。
“原来可不是这样,你若早几天来看,我这办公室就像个资料库,柜子里书橱里,都是报纸和书籍,整齐地放着。”
现在,能看出一点整齐端倪的,是挂在立柜一侧的几件花衬衫。办公桌下,齐刷刷放着3双皮鞋和一双拖鞋。办公室里摆放的几张王旭明的明星照显示出他平日对自身形象的严格要求。
办公桌上,一打文件,7、8支笔码放在一起,那捧已经枯萎的百合花放在当中的位置,很显眼,“前几天记者朋友送的,我舍不得扔掉。”
“现在很多人都在追问我,‘欲哭无泪’是什么意思?”王旭明笑着说。“没什么意思啊,就是想哭又流不出来。”十年来,他一直在教育部办公厅任职,5年前,他多了个 “新闻发言人”的头衔。“我现在这段时间都尽可能到办公室来,喜爱留恋嘛,又必须得走。”
“我觉得我使的是一个非常合适的词,??没有什么深意,我知道,你们非要挖掘出另外一层意思。”
我的“奇谈怪论”和党的政策一致
“我是一个奇迹吗?”王旭明自言自语,他知道外界有此说法——他这样满嘴个性语言的人,在新闻发言人的位置上竟然做了5年,不可思议。
“立场是政府的,语言是自己的。非常简单,就这10个字。但做起来,非常难。”王旭明坐正身体,“最大的阻力是自我,我傻,但是没有傻到不懂得官场的基本运行规则。”
“但正如我在那首诗里说的,既然选择了这个舞台,就要把一种美丽心境携带。”王旭明喜欢写诗,那天有记者来找他,希望他能在离职之际写一首诗表达心境。王旭明并未推辞,当晚就写成。第二天,这首名为《舞台》的诗就发表在了《中国青年报》上。
“我在诗里用了‘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那当然是海子的诗。我以前是学中文的,我真的很喜欢海子,我认为,在中国,真正的性情诗人很难得,海子就是一位。”
“一个官员,一个新闻发言人,不能只讲官话,这是职业素养中的基本一条。”过去的时光里,王旭明由于他的个性语言饱受争议。“我也矛盾,是照本宣科念文件,还是冒着风险用自己的话去表达。如果照本宣科念文件,言词是准确了,但传播效果只有10分,满分100,而我那种稍稍不够严谨的表述,传播效果是90,能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记住相关政策,我宁愿选择后者。”
“我觉得,用个性化的表达,是加强传播效果的规则之一,我那些所谓的奇谈怪论,其实都是和党的政策一致的。”
投白岩松一票
对于如何当好一个新闻发言人的问题,王旭明总会引用陆游的话,“如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
“要熟知这个部门的政策,它的历史、变革等等,还要熟知这个部门的人员和领导,还要有必备的知识积累。”王旭明说,他平时喜欢看《读书》、《博览群书》和《新华文摘》。“每天8点来5点走,像一般的公务员那样,是不可能做好一个新闻发言人的。”
“中国教育成功论”、“教育买衣论”、“媒体无知论”、“名校生养猪论”??几乎每次,只要他出现、说话,都会被媒体、公众抓住尾巴,大肆批判,有人称他是给教育部“添堵”的官员,有媒体甚至曾公开发时评长文,要求王旭明辞职。
“我之所以尽可能接受采访,那是我觉得,任何一个官员,都应该有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王旭明认为,在中国,新闻发言人的职业化不够。“新闻发言人要有准入制度,我们现在很多新闻发言人都是同级政府官员转过来的,而国外都是有媒体工作经验的。我们中国政府还没有新闻发言人,如果将来设立了,如果让我以一个公民来投一票,我投白岩松。”
“我的家人都很支持我,比如这次离职,他们都会打来电话,问搬家需要车吗,需要招呼一声。再说我父亲,已经80多岁,还说要来帮我搬家。”
“我父亲也跟我说,让我收着些。我不会和父亲辩解什么,也不会和好心来劝的朋友解释什么。我很敬佩有个性的人,比如仇和,比如李金华,包括我们的吴仪,我们曾经的朱 基总理。”
我的民主意识只有60分
“我觉得和别人辩论,是一种享受。我喜欢记者提问尖锐,喜欢讨论激烈。对我是挑战,更刺激。当然,这也是一种民主意识。”王旭明说。
他开过无数次的会,不止是新闻发布会,与会者基本上都是照本宣科,“我们说民主啊,有时候很空的,如果说民主该从什么地方做起,我认为应该从改变会风做起,不念稿子,行不行?基本上参加会议的人都是有文化的人,都识字,把稿子一发,然后大家讨论,不就民主了嘛,只有讨论才是民主的开始。”
“你能给自己的民主意识打多少分?”面对提问,王旭明斟酌片刻,“这是个实践,尽其所能地实践,如果打分,说实话,60分,这个就算我自恋也不敢打高分。”
中国官员体系的升迁逻辑相当复杂,很多人猜测,王旭明此番是明升暗降。“我不能阻拦他们这样去想,这不是个人的问题,是制度的问题。”
难忘的5年
“如果铁道部的新闻发言人没有在铁路一线的工作经历,卫生部的新闻发言人没有当过医生、护士,教育部的新闻发言人没有当教师的经历,那他们在新闻发言人岗位上多多少少会有些欠缺。”王旭明曾经做过7年语文老师,又做了多年的教育记者,他觉得自己既了解老师和学生,又了解媒体,同时还了解国家政策。
“2004年,我们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举办32场,创下当年部委中新闻发布会的纪录,别小看了这个。”
王旭明总会举个例子,SARS的时候,他是指挥小组的成员,“那段时间,坐地铁,一个人坐一截空车厢。大家都害怕,都不敢出门。”这让他感到,及时而准确地发布信息,对于疏解公众的集体情绪非常重要。
“2004年我们实现了(新闻发布会)量的突破,2005年,我感到在保证量的同时,要满足不同记者的口味,那年一下子增加了十几个品种,包括做节目,到网站做客,写文章,开记者招待会、吹风会、采访对象和记者的见面会,等等。”
“2006年,在国务院新闻办和教育部党组的大力支持下,又和卫生部、公安部一起,推出了定时定点的新闻发布会,教育部每月25日下午3点,雷打不动,礼拜六、日顺延,到目前为止,26场,这对于我来说,可谓是烤了一层皮,每次都是直播,这26场,是制度的保证。”
“有事没事,新闻发言人都在这儿,面对媒体,面对公众,有些人还不能理解这种形式,认为这样太僵化,‘我有事就说多好,灵活掌握多好,’但我要说,如果没有这样的制度保证,这26场发布会,至少砍20场,这就是形式对内容有相当大的作用。”
2007年,国新办又推动国家发改委、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建设部、农业部、商务部、国家林业局、食品药品监督局、知识产权局、国家气象局、保险监督委员会、北京奥组委和重庆市12个部门和地区开始每季度或者每月定时定点地发布新闻。
王旭明指着一块写有“助学政策助我成才”的牌子说:“很多人给我写信,上不起大学怎么办,很多媒体报道学生上不起学上吊自杀,喝农药。就是因为这项政策没有深入到老百姓当中去。”
于是2007年,他率领采访团,还有财政部、教育部的官员,以及制定这项政策的官员,到甘肃的革命老区,宁夏的固远,中国考生第一大省河南等地,宣传政策。
“第一次把新闻发布会从教育部搬到了乡镇,搬到了学校的礼堂,学校和老师真的喜欢啊,真欢迎,贫困学校的那些学生真的不知道这项政策怎么回事,问了大量的问题,问问题之细致,远远超过记者,关系他的切身利益啊。”
“我特别感动,一个老红军,从很远的地方赶到现场,80多岁了,拉着我的手说:‘我感到共产党又回来了。’”
记者朋友写的“悼词”
采访中,一家报社的两名记者推门进来,送上一大束百合,王旭明很高兴,把花放在桌子中央,而原先枯萎的那捧,依旧放着。来客走时,王旭明坚持送到电梯口。
“5年的新闻发言人,感受最深的,还有来自媒体朋友的关怀。”当王旭明调任的消息传出, 7月18日当天,他接到150多条问候的短信,晚上回到家,他一一回复,“真的流泪了”。
那天,《中国青年报》社长还亲自带领了50多个记者,为王旭明举行了一场送行会。欢送会上,一个记者唱了一首现编词的《十年》。“每次感动得想哭时,就把话筒交给一旁的主持人。”但是后来,王旭明的眼泪还是喷涌而出,那是看到一干记者递上特别为他印刷的珍藏版报纸特刊,“专门为我排版印刷,只此一张,多不容易。”
整整两大版,全是回忆王旭明的文章。“本报沉痛宣告,我们的朋友王旭明,今天正式卸任教育部新闻发言人一职??消息传来,举社同悲,所有中青报人的心情陷入了无比的悲痛和沉重之中,??失去了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王旭明开心地念着。“跟悼词似的,太幽默了??这表达了他们对我的一种情感。”
“我是一个回民,多年后,我土葬时,我要带着这些朋友的关怀。”王旭明说。
想看我就打开电视吧
“我一直处于风口浪尖,聚光灯下,对于我的生活,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都有某种影响,于我个人而言,马上到一个清净的地方,养情怡性,挺好。”
前一天,王旭明主持的《文教》节目开播。“你是节目播出后来采访我的第一个记者,我最激动和最高兴的心情,就是昨天的节目带来的,首播了,反响很好。”
“昨晚10点半,中国教育电视台,今天下午2点半重播,我想以后除了节目,也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接下来我的主业是社长的职位,做电视节目只是业余。”
“是不是说我不甘寂寞,因此去做电视节目去了,或者说我找挣钱的出路?”王旭明自己解释说,做节目的动因缘于2007年的那次西部行。
“当时回京的路上,我就在想,2008年,我哪怕天天开新闻发布会,满打满算也就360多场,如何更好地把教育政策告诉民众呢?”
他分析了一下中国国情,“最大的现实还是没有文化的人多,让他们上网不行,但他们可以看电视。”
“我们国家,我们政府,有许许多多好的政策,淹没在文件中,淹没在会议中。人们往往关心的是负面的东西,政府敢不敢说,突发事件政府敢不敢说,这个关心很有道理。但我更关心的是,好的东西怎么说。”王旭明认为,好的东西,不是新闻联播,不是人民日报头条。“好东西怎么说好,需要多种形式、多种手段和途径,我真的是在做这样的尝试。”
王旭明把自己的那档节目定位成“大型教育政策讨论节目”。“找到像我这样合适的主持人人选很难。和其他主持人相比,我觉得不差。”
“我原来在位的时候,是专业的政府政策宣传员、解说员、传播员,马上我不在位了,也要当政府政策的业余宣传员。”
“你们还想看到我,就打开电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