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3位奥运报道团成员27日到达北京后,不同程度地出现咽痛、头痛甚至发烧现象。是水土不服吗?昨日下午,记者从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奥运会空气保障技术组组长朱彤处听到了一个名词“极端不利天气情况”,它很可能是记者患病的罪魁祸首。
朱彤解释,7月22日至27日,北京“温度高、湿度大、风速低,有利于污染物的累积”,因此“可吸入颗粒物”浓度较高,但自29日降雨以来,空气质量已经改善很多。
有记者问,北京现在的空气质量是否适合对空气质量要求较高的项目进行。朱彤解说,制定控制措施时,目的就是保证正常的比赛条件,到现在为止,空气质量符合要求。
一位老外记者十分关心还有9天就召开的奥运会是否会重现“极端不利天气情况”,朱彤称,类似于前几天这样长时间的恶劣气象现象,在北京并不常见。
奥运结束之后,北京的空气质量会否回到从前?一位常住北京的外国女记者担心。朱彤很有底气地说,不会。因为采取的控制措施部分是临时的,部分却是长期的。如引入新的排放标准、减少汽车尾气,首钢搬迁、关闭污染性企业、增加多条地铁线,公交系统便利性加强,人们不再太依赖于机动车等。
(翟晓林) (来源:长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