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奥运会有6座竞赛场馆建在大学校园内,这些学校不仅要负责场馆建设、赛事组织等,还要提供绝大部分志愿者。
一所高校能撑起一个奥运场馆吗?年轻的学生志愿者能应付奥运会这样的大型综合赛事吗?记者近日走访了北京大学。
对接奥运场馆
高校能做好保障工作吗?
乒乓球奥运场馆坐落在北大校园里,奥运会和残奥会期间,北大更是乒乓球奥运场馆的两个主要支持保障单位之一。能与国球、国家体育场联系在一起,北大师生倍感荣幸。用北大奥运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蒋广学的话说,北大有能力为奥运场馆提供“有特色、高水平”的服务。
据北大体育馆秘书长虎翼雄介绍,为了能让观众有序进出场馆,不仅进得去,还要走得了,保障团队精心地做了应急预案。北大体育馆已经与北大校方、海淀区政府建立了赛时三方协调响应机制。北京大学对下学期开学日期作了调整,待残奥会比赛结束后才开学。海淀区派出骨干技术人员与北大合作,保障场馆设施正常运行。
据蒋广学介绍,北大体育馆的安保措施实际上有三个层次,一是场馆安保线以内,由场馆运行团队负责。二是场馆安保线以外的北大校区,由学校负责。三是校园周边的街道和社区,由海淀区政府负责。
“我们做的预案精细到每一个人,包括志愿者。”虎翼雄说,场馆里每个人平时就要“一对一”确定自己的后备人选,一旦某个人因故不能来,后备人选马上就能顶上。这意味着每个人至少要熟悉并掌握两个岗位的工作内容和流程。即使出现大面积缺岗,也能通过转岗、兼岗、并岗等方式来解决问题。
80%志愿者来自高校
学生志愿者能应付赛事吗?
奥运场馆80%以上的志愿者都来自首都各高校。拿北大体育馆运行团队来说,由奥组委授薪的工作人员只有140名,而志愿者的人数则超过1100人。
今年5月,北大团委专门组织奥运志愿者举办了一场“Mini(迷你)残奥会”,项目设置与残奥培训紧密联系。一名参与了单手拔河比赛的志愿者说:“以前,我们总以为,只要有爱心就可以去帮助残疾人。事实上,我们只有亲身去体验,才能真正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
“北大的志愿者,不仅不怕干琐碎的小事。”北大团委书记韩流说,“相反,他们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表现出了足够的耐心,而且富有创造力。”奥运乒乓球测试赛期间,刘乡荫等北大学生志愿者发现,不同比赛场次观众的数量和坐席分布有很大差别。他们根据不同坐席区域的观众密度,制定了“白红蓝”三色预案,从而使志愿者的配置更科学。
最美的名片背后
为志愿者服务的志愿者们
这是一个年轻场馆和年轻人的组合。但北大志愿者的目标不低,他们要为北京递出一张最美的名片。为了这张美丽名片,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团队在背后默默付出,他们就是为志愿者服务的志愿者。所谓志愿者的志愿者,主要是为其他志愿者提供后勤服务。比赛之前,他们就要进入场馆服务,为其他志愿者准备物资、制定班车方案、调试机器、布置环境……每天清晨,他们到得更早。每天深夜,他们走得更晚。
在北大,“善待志愿者”已成为共识。去年12月,北大团委和青年志愿者协会联合写了《致同学们的一封信》,号召同学们对身边的志愿者给予理解和支持。志愿者耽误的课程,室友或同学会帮忙录音、录像,方便他们补习所缺课程。下岗时间较晚的志愿者,有人帮他们打水,生病的志愿者,有人帮他买药……郑重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人民网——奥运频道”的关于奥运的报道(含文字、图片及音视频);凡注明来源为“人民网——《**报》”关于奥运的报道(含文字、图片及音视频);凡注明来源为“人民网”的关于奥运的报道(含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签署人民网奥运内容专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禁止转载、使用(包括已取得常规新闻授权的网站),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65368446联系。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刘晓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