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消息文汇报报道,北京奥运会即将开幕,在奥运会媒体运行服务的团队中,有一批来自全国各地的原媒体工作人员。今天我们刊登3位由文新集团输送的奥运新闻官的来稿,他们讲述了去年1月赴北京报到以来,570个日日夜夜努力工作的故事,570个日日夜夜兴奋期待的心情。
李嵘:奥运梦想,一步步走向现实 2006年9月,奥组委媒体运行部在国内部分省市的新闻媒体单位挑选干部从事奥运场馆的媒体服务工作。在得知我的条件完全符合要求时,我不假思索地报了名,没有什么能比为奥运服务更光荣更自豪了。
经过赴京笔试和独特的视频面试后,我成了67名全国媒体借调干部中的一员,去年1月份来到北京加入了奥运筹办大军,提前实现了我的奥运梦。不过,来到奥组委后,我渐渐地明白,作为一名为奥运会服务的工作人员,其实并非外界想像的那般风光,我们接触更多的是琐碎的事、细节的事,接受培训、参加会议、制定计划、熟悉政策……正是在这些看似有些枯燥的工作中,我不仅经受了锻炼,获得了经验,更让自己的奥运梦想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向了现实。
根据安排,我被分配到了一个万众瞩目的奥运场馆——“水立方”(国家游泳中心)。在场馆主任的倡导下,大家从陌生到熟识,从同事到朋友,在“战斗”中升华了友谊,共同度过了一段令人难忘的岁月。如果有人问我,在加入北京奥组委媒体运行团队后最难忘的是什么?我想,那不是场馆建成前一次次“爬坡越沟”的现场踏勘,不是测试赛前一周依然顶着安全帽下场馆,也不是接各国记者的电话接到完全失声……我会毫不犹豫地说:“那是国家游泳中心的坐席问题。”因为这不仅是我到场馆团队接手新闻运行工作以来遇到的第一个难题,而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这个难题始终困扰着我们,甚至有时我感觉在自己的业务领域里好像没有干什么别的事,主要就是在为解决坐席问题而忙碌着、奔波着、努力着。记得一位团队领导私下里曾说过,水立方的坐席问题都能够解决,还有什么其它问题不能解决呢?事实也确实如此。令人欣慰的是,这个问题最终获得了比较完满的解决。
在北京570天的日子虽然是忙碌的紧张的,不过,我的心情始终是愉快的。如今,期盼已久的北京奥运会大幕即将拉开,我也将在我的岗位上发挥一颗螺丝钉的作用,正像一首奥运歌曲的歌名那样,“我们准备好了!”李嵘(国家游泳中心场馆团队新闻运行经理)
李道胜:辛勤工作,只为那道“大餐” 经过北京奥组委的选拔、考核,去年1月15日我前往北京奥组委报到。奥组委给我安排的岗位是射击场馆群媒体副主任,负责射击场馆的媒体运行和新闻发布。对我来说,首先要面对的就是角色转变,以前是自己当记者,现在要为记者提供服务;以前是向别人提问,现在要回答记者的提问。
比起转变的麻烦,媒体经历对我们工作的帮助还是十分显著的。因为我们做过记者,我们了解记者需要什么。媒体报道被喻为奥运会的第二赛场,为了让老记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平,拿到属于他们的奖牌,我们要在每个竞赛场馆为媒体提供周到的服务和设施。我要做的工作,就是为媒体做出这样一道丰盛的“大餐”。
首先要盖一个“餐馆”。一般体育场馆的功能主要考虑的是满足比赛需要,但作为奥运会的竞赛场馆,就必须考虑媒体运行的需求。我们的“餐馆”很大,有媒体看台、工作间、混合采访区、新闻发布厅、餐饮休息区、媒体停车场等等。在我进入场馆之前,这些功能区已经有了初步规划。但随着工作的深入,我逐渐发现一些有待“改造”的地方,这就需要和很多部门进行沟通和协调。比如说,要在比赛场地里增加几个摄影位置,将文字记者看台席调到视线更好的地方,把混合区挪到比赛场地的边上,等等。
第二件事是准备“菜单”,即我们的媒体服务计划。这个“菜单”是根据国际奥委会的媒体技术手册来制定的,同时也根据各种媒体的不同“胃口”进行设计。从看台、混合区、新闻发布会的采访机会,到交通、餐饮、通信等支持性服务,只要是媒体需要的,我们都尽可能满足。
最后一件事是培养一批“服务员”。场馆媒体运行团队是一支“多国部队”,有受薪人员,也有志愿者,有媒体从业人员,也有高校老师,还有一批外籍专家和国际性的电视转播团队。他们背景不同,到岗时间有先后,如何将他们整合成一支专业团队,关键是培训和演练。各种不同层面、不同形式的培训和演练,我们搞了几十次,既要让他们了解正常的政策和程序,还要教会他们在突发情况下如何反应,可以说,能够想到的预案基本上都想到了。
筹备工作往往是琐碎的,也时常遇到曲折,但我心中始终抱定这样一个信念:善待媒体。这是组委会确定的一个原则,我的全部工作就是要体现这一原则,传播这一原则,实现这一原则。
8月4日,场馆媒体中心正式对注册记者开放。看着一排排记者席悄然等待,我的心情既满怀憧憬,又异常平静。570个日日夜夜的期待,终于迎来圆梦时刻。 李道胜(射击场馆群媒体副主任)
沈凯:尽我所能,为媒体提供优质服务 我与北京奥运会的缘分起源于那不经意的回眸。记得那是在办公室送稿件的途中偶然回头看了一下报社的公告栏,在众多通知中一眼看到了北京奥组委选拔借调全国媒体干部的通知。从没想到奥运会会一下子离我那么近,我立刻决定要去北京。
2007年1月,我拖着拉杆箱来到了北京。在这批全国借调的媒体干部中,我这个20多的属于年轻的,最年长的要50多呢。起初3个月我们过着集体生活,拥有一个共同的家——“301教室”。其实那是一个奥组委的会议室,给我们作为临时办公室。
5月,我被分配到老山自行车场馆群(场地自行车,小轮车和山地自行车)和公路自行车,负责那里的摄影服务工作。虽然都是自行车项目,但被分成两个场馆团队。当时留给我熟悉这些项目媒体运行的时间并不多,工作节奏很快,因为从8月份开始这4个项目都将举行“好运北京”系列测试赛,这对我来说是个极大的挑战。刚下场馆,我把很多时间花在踏勘赛场,熟悉比赛项目,还有和场馆团队其它部门同事的沟通磨合上。
公路自行车会在奥运会第一个比赛日举行,车手通过天安门的照片将备受世界媒体的关注。我和媒体副主任一起研究摄影记者的心理,最终找到了可行方案。当在网站上看到测试赛时记者在天安门广场拍摄图片后,我满心喜悦,也有一点成就感。现在这张标志性的照片已被用在奥运会媒体指南上。
要为记者提供优质的服务不是件容易的事。比赛时记者提出的需求很可能超越原来的设想和规划,这就要求我们保持真诚的服务心态,及时周到提供服务。比如在场地自行车测试赛时,日本记者前来报道的比较多。在媒体指南中,我们已经说明场馆无法在赛时为记者提供午餐和晚餐,但还是有日本记者过来问我们哪里可以买晚餐。由于场馆比较偏僻,离最近的饭店也要步行20分钟。为了记者能顺利工作,我们及时联系了餐饮。看到记者们能够在紧张工作之后吃上热乎乎的饭菜,我们心里确实十分高兴。测试赛最后一天,这几个日本记者特意来向我道谢后才离去。还有一名日本女摄影记者在工作间向我询问关于残奥会公路自行车的路线情况。虽然这不是我负责的项目,但我还是尽量去帮她,给她查了相关资料,并且咨询了铁人三项项目摄影经理关于路线交通的情况。回到日本后,她通过邮件表达了感谢。
离北京奥运会开幕的日子越来越近了,届时我将尽我所能,为媒体提供优质服务,让自己一生无憾。希望奥运会结束时,我能对自己说一句“我参与了,我奉献了,我快乐了!”沈凯(自行车场馆群和公路自行车摄影服务经理)
(责任编辑:张庆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