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守望奥运 > 奥运筹备消息

人民日报:疯狂的是英语,开放的是心态

  奥运来了,北京城里的外国人多了。在大街小巷,学英语、用英语的人也多了。日前北京市讲外语人口达500万,占常住人口的35%,6年增加近200万——这皆缘于奥运的光临。一位外国导演拍的纪录片《我为英语狂》说,中国人明显患上“英语狂热症”。


  其实,我们狂热的不是英语本身。中华民族百年期盼,奥运终于来到华夏古都。热情的人们渴望敞开心扉,释放激情,向世界诠释五千年的东方文明,用微笑迎接八方宾朋。这才是“热源”所在。

  交流的力量是无穷的。东西文化有各自的特色和优势,不存在天然的鸿沟,需要的只是沟通。缺少交流会产生误会,导致隔阂。社会学家有这样的试验:一些语言不通的人被困孤岛,没过几天这些人崩溃了——不是因为饥饿和恐惧,而是因为无法交流;相反,把几个语言相通的人放在同一个孤岛,他们互相交流,彼此鼓励,一直坚持到生命的极限。这只是一个试验,但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交流的力量。

  文化需要在交流中展示。日晷是中国古老的计时工具,日晷用英语怎么说?爆肚是北京传统小吃,如何向外宾推荐?北京的胡同、四合院等看似普通,一砖一瓦背后都有讲究。这些千年的沉淀,“你不说别人永远不知道”。七旬老人杨景琇是《我为英语狂》一片的主角之一,他把学英语当成生活的一部分,目标非常明确:不为考试,不拿文凭,只为交流。通过严格的英语面试,他成了故宫博物院志愿者,在钟表馆用英语讲解。他四处查资料,研究日晷、铜壶滴漏等100多件钟表文物,向外国游客侃侃而谈,让他们感叹不已。

  疯狂的是英语,开放的是心态。不必讳言,30年前人们在街上看到外国人会很好奇,甚至围观。今天胡同里的老人、小孩用英语和老外打招呼时,展示的是热情好客,更是源自内心的开放和自信——这是中国社会的一个缩影。发音未必标准,表达未必流畅——但这是东方向世界发出的声音。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来到北京后说:2008年奥运会让东西方文化在奥林匹克五环旗下相聚,也必将让世人领略到中国这个东方古国的独特文化和魅力。

  奥运有闭幕的时候,对英语的“狂热”也可能会降温,但是奥运后的中国将更加自信。

  郑重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人民网――奥运频道”、“人民网――《**报》”、“人民网”的关于奥运的报道(含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签署人民网奥运内容专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禁止转载、使用(包括已取得常规新闻授权的网站),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65368446联系。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高瑞)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搜狐博客更多>>

·怀念丁聪:我以为那个老头永远不老
·爱历史|年轻时代的毛泽东(组图)
·曾鹏宇|雷人!我在绝对唱响做评委
·爱历史|1977年华国锋视察大庆油田
·韩浩月|批评余秋雨是侮辱中国人?
·荣林|广州珠海桥事件:被推下的是谁
·朱顺忠|如何把贪官关进笼子里
·张原|杭州飙车案中父亲角色的缺失
·蔡天新|奥数本身并不是坏事(图)
·王攀|副县长之女施暴的卫生巾疑虑

热点标签:章子怡 春运 郭德纲 315 明星代言 何智丽 叶永烈 吴敬琏 暴风雪 于丹 陈晓旭 文化 票价 孔子 房价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