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国内有媒体报道,韩国学者朴芬庆等人发表论文,说西施、李时珍、孙中山和毛泽东是韩人后裔,又说熊猫原产韩国,张衡发明的浑天仪乃韩国“国宝”。国人很快在网上抗议,掀起批驳的浪潮,记者则跑到孙中山故乡广东中山市,要求有关方面表明态度。
但很快有证据显示,这只是中国人自己杜撰的假新闻。不过,这不是一个偶然的乌龙事件。
国人何以无中生有,拿韩国人说事?韩国在历史上曾长期处于中国的藩属地位,与中国有着共同的文化传统,过着端午、中秋等类似节日,也兴用草药、针灸治病。前两年,韩国将端午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并有后续申报动作。很多人认为,这是韩国人抢注中华文化的专利权,和中国人争,是不自量力和不知羞耻。在韩国人面前,我们有一点自信,通过杜撰他们“抢文化”的新闻,可以显示我们的幽默和机智,并体验到韩国人的心虚与无奈,从而产生更大的文化专利所有者的自信。
假新闻发布者杜撰说,“朴芬庆称,根据对广东孙氏家族聚居遗址的调查,可以认为,孙氏家族的生活带有明显的朝鲜色彩,不属于中国本土文化。”“中国本土文化”,这是一个关键词,意味着中国文化是我们在自己家里打造出来的,与外人和外力无关。韩国人声称中华名人有韩国血统,意味着中国人种不纯,文化不纯。人种竟然不纯,文化竟然不纯,这是国人的最痛处。往我们最痛处戳,是可忍孰不可忍?
仔细想想,我们肯定有一种文化洁癖,说起中华文化的发明权,不太容得下外来因素。复旦大学有个课题组搞人种遗传学研究,通过DNA研究证明,大约六万年前,现代东亚人离开非洲,到达东南亚,再由华南向北,取代了北京猿人的后裔。民族人类学研究则表明,汉民族是诸民族融合的产物,学者谓之“滚雪球”。有些人对民族融合的历史视而不见,对中国人种“非洲起源说”坚决反对。如果搞学术争论,是很有必要的,但很多人只是在感情上接受不了。
若干天前,英国BBC发布了一个动画短片,讲“孙悟空鸟巢取经”,片中悟空、猪八戒、观音菩萨不合我们的模式,马上引发“传统文化危机”之议。其实,佛教是印度的发明,这不用多说。据季羡林先生考证,中国很多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源头都在印度,孙悟空原型也在印度。道家著作《列子》讲“御风而行”,也有佛教的影子。有些结论尚嫌证据不足,但中国人种、民族和文化有诸多外来因素,这点是可以肯定的。
中国文化是开放的,古代开放,近现代更加开放,绝非关起门来成一统。吸收外来因素,并没有辱没我们的文化,相反对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有大功劳。有容乃大嘛!在对待外来文化因素上,我们还可以向欧洲学习。在欧洲历史上,国王多有外国血统,甚至就是外国人,欧洲民族从不觉得这是问题。各国有文化上的个性差异,也有“欧洲文化”的共性存在。闭门造车,既不符合中华文化的历史,也会误导中国文化未来发展的方向。
现在我们办奥运会,旨在推动进一步对外开放,加快中国融入世界。中韩两国血缘相近,文化相通,没有必要为文化专利权争吵。人类从未创设文化专利权,文化没有排他性,人人得而用之。其实我们还可以向韩国和日本学习,它们在历史上皈依儒家文化,近现代又吸纳西方先进的科技和制度文明,实现了两个东亚民族的现代化。开放,包容,好东西积极“拿来”,为我所用,这才是一种合宜的态度。(杨于泽)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张庆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