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郑州8月7日电 (记者张兴军)8月7日(农历七月初七),在北京奥运会开幕的前一天,中国人迎来了传统的七夕节。这个以牛郎织女爱情传说为核心的民族节日再次勾起了很多人的美好回忆。采访中,不少人拿出珍藏多年的爱情信物,讲述其背后的感动与难忘、甜蜜与浪漫。
7日上午,在郑州市古玩城的一家珠宝玉器店里,一对年轻情侣正在仔细地挑选玉佩。小伙子告诉记者,七夕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在这一天送礼物给自己喜欢的人,很有纪念意义。他还表示,之所以选择玉佩,是因为玉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很有代表性的物品,这样比较有中国特色。
事实上,和西方人惯用玫瑰花、巧克力表达爱情相比,中国人并没有固定统一的爱情表达物,往往随时代不同而不断变化。
今年75岁的郑州市民刘大爷介绍,他和老伴杨大妈一起长大,后来在一所中学读书,彼此早就有好感。28岁那年,他到商店花两角钱买了一块红色的方手帕送给杨大妈。几天后,杨大妈回赠给他一支钢笔,从此两个人结下“白头之盟”。
河南光山县的刘女士收到的定情物与众不同。1987年的一天,相恋三年之久的王先生偷偷塞给她一块布。回家打开一看,竟然是块蓝色围裙。对此,王先生解释说,送围裙是暗示她,结婚后要当个贤妻良母,他是以此向她求婚。
通过受访者的描述,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人爱情信物变迁背后的时代印迹:
上世纪50年代,给心上人送一方绣着自己名字的手帕,揣在兜里,美在心上;60年代,《毛主席语录》成为恋人间相互赠送的礼物;70年代,从一本精心挑选的笔记本到一双鞋垫,都能换来情侣的爱意;80年代,一件手织毛衣,让人穿在身上,暖在心上;90年代,青年男女开始大胆地说“我爱你”,送玫瑰花、巧克力开始流行……
如今,随着高科技的普及和文化的开放多元,青年男女们表达爱意的手段和载体更加丰富多样,比如一封电子邮件、一条手机短信或者亲手制作的一份别出心裁的礼物,不一而足。
河南大学教授、民俗学家高有鹏表示,作为古代农耕文明的结晶,七夕节是中国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人们不断变迁的爱情信物来看,七夕节在现代社会仍然拥有传承壮大的资源与活力。
“尤其在当前,中国社会处于转型期,人们的情感空白很多,就更需要深度挖掘这些传统节日的丰富内涵,与时俱进,寻找合适的载体,把人们的情感表达出来,把文化传承下去。”高有鹏说。
(责任编辑:高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