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长春8月7日电(记者常亦殊、高飞)正在吉林省长春市举办的第九届中国长春雕塑邀请展,为来自五大洲39个国家和地区的艺术家提供了体验奥林匹克精神的平台,艺术家们称这是他们的“雕塑奥林匹克”。
来自尼日尔的艺术家蓝康德·伊苏夫告诉记者:“在非洲,各国艺术家的交流很有限,大家都只是进行自己的创作,但在这里,来自各大洲的艺术家一起创作,大家在公平竞争的同时也在相互了解、学习,我找到了许多志趣相投的人。
”
不少艺术家还表达了对北京奥运会(搜狐联想2008奥运、联想官网)的憧憬。新西兰艺术家瓦克劳·瑞培纳在自己的作品《托克劳的海龟》中融入了中国元素。这件雕塑讲述了托克劳岛的保护神庇佑当地人民繁衍生息的传说。为了表达他与中国人民的友谊,他在雕塑中加入了中国古船等图案。他说:“这是我第一次来中国,中国人民的友好和热情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我希望世界各地的运动员都能在中国留下美好的回忆。” 巴勒斯坦艺术家纳比尔·阿纳尼则说:“中国人民已经为这届奥运会准备了很长时间,他们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我相信这届奥运会一定会成功。”
??ā?=?=子、丰收等很多方面的民俗文化,因此是一种吉祥、喜庆、快乐的文化符号。
高有鹏还表示,仅就牛郎织女的传说本身而言,故事也没有简单停留在悲剧结局上,而是通过鹊桥相会进行了升华,这是国人独特审美方式的体现。
“传统节日是一个民族最鲜活的历史,人们对七夕节的不了解或者片面理解,恰好暴露了我们在文化传承方面存在的问题。这需要有关方面今后大力开展民俗知识教育,只有在全社会形成一种文化自觉,才能保住传统文化的根基,使之流传并发扬光大。”高有鹏说。
(责任编辑:张庆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