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贵阳8月12日电(记者周芙蓉)“水书先生”作为水族的智者,他们不仅为后人留下了数万册的水书典籍,同时还把水书作为水族民众日常生活的行动指南。但目前对水书先生的抢救、保护和培养并未真正启动。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龙平久在近日召开的贵州三都·中国水书第二次国际学术研讨会上说,水书先生使用的时空吉凶推演、咒辞、手诀、行步、掌宫、语音等水书核心文化,至今没有人进行深度的挖掘和整理,使得水书研究难以深入。
水书是世界上仍然活着的古老象形文字典籍之一,记载了水族古代天文、地理、宗教、民俗、伦理、哲学、美学、法学等文化信息。在水族地区,只有极少数上了年纪的人能看懂水书,被人们称为“水书先生”。
龙平久说,目前,水族聚居地的贵州荔波、三都和独山等地水书先生的传承,仅靠民间微弱的力量自生自灭,当地有极高声望的“水书先生”大都在70岁以上,身体状况令人担忧,且当地缺乏“水书先生”的相应档案资料,这使得水书传人的认定和抢救保护工作的开展缺乏准确依据。
“水书文本可以通过先进的科技手段进行复制,而水书传人则不能复制。从这个意义上讲,抢救和保护水书传人比水书文本更重要。”龙平久说。
龙平久认为,应切实加强对水书先生的抢救和保护,建立系统规范的水书先生信息库,建立抢救和保护水书先生的长效机制,培养有知识、有文化的年轻水书传人等。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