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荣成电 行走在荣成市港西镇至成山镇的环海路上,一排排高大洁白的风力发电机矗立在海边,有节奏地发出“呼呼”的声音。被誉为“绿色能源”的风电产业,不仅为荣成源源不断地提供着可再生的洁净能源,更为当地沿海美丽的海景风光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让百姓共享“蓝天碧水”。
荣成市位于胶东半岛最东端,三面环海,风能资源丰富。据气象部门估算,荣成沿海富风地带达400平方公里,风能资源超过100万千瓦。为促进节能减排,这个市积极调整优化能源结构、开发利用清洁和可再生能源,重点在港西镇、成山镇等沿海地区建设大型风电场,吸引了总投资25亿元、装机容量21万千瓦的三大风力发电项目。作为可再生的绿色能源,风能具有永久性、就地可取的特点,不仅清洁无污染,而且不会产生辐射、二氧化碳等公害或空气污染。在当前我国煤炭和石油等矿物资源逐渐枯竭的情况下,风力发电成为除水能外,技术最为成熟、最具大规模开发和商业开发条件的发电方式。早在1985年,荣成市就在镆铘岛建起了全国第一台风电发电机组。
荣成市发改局局长张涛告诉记者,为充分利用丰富的风能资源,荣成市对风电产业高起点规划布局,对风电场位置、规模、单机容量和进度工期等进行严格规定并严格把关,同时兼顾旅游资源的开发,以确保风电场的合理布局和长远发展。在建设风电项目过程中,荣成市还积极引入竞争机制,实行优中选优,着重选择华能、鲁能、国华等资金技术实力雄厚、国内外知名的大型能源开发投资机构,保证了工程进度和质量。
大规模发展风电产业,为荣成市带来了明显的能源、经济效益。目前,三大电力集团已完成在荣投资10亿元,装机95台套,装机容量达到12万千瓦,全部并入当地电网,极大地缓解了快速发展的产业用电需求。荣成市也因此出现了风力并网发电超过火电局面,这意味着,荣成居民每用两度电,就有一度电来自转动的“风车”。同时,不可估量的环境和社会效益日益凸现。走在荣成市的沿海大道上,清新的海风迎面吹在脸上,天空显得格外蓝。张世海是港西镇的一名道路养护工,每天看着一架架大风车在半中呼呼地旋转,心里十分惬意。他乐呵呵地对记者说:“作为"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现在荣成多了干净没有污染的风力发电,少了过去冒黑烟的火电场,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下,人都能多活几年。”
威海市委常委、荣成市委书记汤光运告诉记者,随着风电等“绿色能源”项目的实施,荣成市煤炭等高污染能源的消耗逐渐减少。据初步测算,荣成市规划建设的二、三期120余台风电项目全部建成后,每年风力发电上网电量将达到5亿多度,与同规模的火电相比,每年可节约标准煤近20万吨。
此外,风电产业的发展,还带动了荣成市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成排耸立的洁白风车,成为沿海一道靓丽的景观,“风车游”正成为荣成新的旅游线路,每年到荣成市旅游观赏风车的游客络绎不绝,成为当地知名的旅游景点。(张起帅、林永波)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