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钱流入方式百异。近来颇受境外资金青睐的资金进入渠道,是借中外合资公司之名将内地项目转与境外机构,并在境外进行并购交割,该类方式交易资金巨大,但因境外交易的特点,热钱可实现“一箭三雕”的效果:可规避国内监管、审批程序,同时逃避税收,更为热钱进入提供渠道。
广东省社科院《境外资金异常流动研究》课题组长黎友焕博士告诉本报记者,央行以为提高存款储备金率就能收缩放贷规模,但实际上通过境外并购途径流入的资金规模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央行政策的有效性,使得监管部门鞭长莫及。
境外资金收购项目之样本 在广州一繁华地带,矗立着一栋高层单体洋房,这是章氏(化名)房地产开发公司名下众多的楼盘之一。
但实际上,这栋依然头冠章氏头衔的洋房,早在开发途中便已易主。一位熟知内情的人士告诉记者,该楼盘由章氏旗下一投资公司开发建设,但开盘前,便已作价7000多元/平方米卖给了国外某著名投资基金,楼盘销售所得也全归其所有。
该人士称,该楼盘刚开发不久因资金问题成为烂尾楼,章氏于2004年至2005年间接手该烂尾楼,但因银根收紧,资金紧缺且急于转型,章氏又不得不于2005年年底开盘销售前将其转让给国外某投资基金。
据介绍,尽管该楼盘通过私下交易方式卖给了国外基金,但一切运作仍以章氏旗下投资公司的名义进行。此项交易所涉款项,则由国外投资基金交割给章氏实际控制人在香港成立的合资公司,国外基金成为该楼盘影子东家。
公开资料显示,该楼盘占地近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近2.5万平方米,以此计算,国外投资基金仅此一项收购需投入逾1.7亿元。该人士说,由于香港公司为章氏实际控制人旗下子公司,因此从其调资金进入内地进行投资很容易获批。
至此,境外资金便正式走完了它潜入中国的整个流程。
国外投资基金获得该楼盘实际控制权后,也很快享受到该项投资带来的巨额收益。公开资料显示,该楼盘2006年上半年即已基本售罄,所列均价9000-11000元不等,但该人士告诉记者,由于楼盘周边配套设施良好,销售火爆,实际均价已经达到11000-12000元,并一度成为该区域月度销售冠军,国外投资基金每平方米获利四五千元。仅以公开均价平均数10000元,国外投资基金投资利润便达7200万元。
据此人士透露,国外投资基金楼盘销售所得收益均置于章氏旗下投资公司名下,在人民币升值的背景下,该基金通过委托贷款的方式把资金继续滞留中国,分享人民币升值带来的收益,“只有这样,国外投资基金才能达到每年20%-30%的收益率。”
该人士建议,热钱流入规模已达到了影响国家金融安全的程度,应严禁境外资金用影子公司的形式投资国内股市和房地产。
借道境外并购成新渠道 黎友焕博士表示,国内房地产公司或楼盘如果要把25%的股权在国内直接转让给境外企业很难,但通过香港母公司向境外企业出售股份则比较方便。境外资金随后可以直接把钱给内地房地产公司的境外方,境外方再把钱通过各种形式转移到境内。由此,热钱便顺利入境。
无独有偶,广东环宇京茂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何培华博士告诉记者,最近他所经手的一个项目转让与该楼盘转让情况类似。何培华表示,该项目公司实际控股人为香港某公司,受让方为香港另一公司,但显而易见的是,受让方并没有十几亿的资金实力,之所以能介入该项目的转让,源于其背后实力雄厚的一国外基金。交易后,该项目在内地的经营名义依然不变,股东不变,但项目在内地所属公司法人代表及董事都已变更。
他说,在境外交易一可以避开国内监管、审批程序,二可容易避税,三可为境外资金流入提供渠道。
“我接触过很多外资公司都有基金背景,都是私下做的,但这些基金的钱进来后就做其他的了。”何培华说。
黎友焕博士告诉记者,这类情况很早之前就存在。过去不流行的原因是外资直接参与国内房地产比较简单。但自商务部、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规范外商直接投资房地产业审批和监管的通知》后,政府开始加强对外商投资房地产的监控和管理工作,以上这种方式才逐渐成为外资间接参与内地房地产的主要方式。
黎友焕说,最近几个月这种情况尤为突出,因为政府为了压制房地产泡沫,紧缩了房贷规模,房地产资金链面临可能断裂的危险,不少房地产商急需资金救急,与此同时,境外热钱急需流入也乐意参与房地产投资,于是双方一拍即合,导致这种方式成为热钱流入的新渠道。
黎友焕说,通过这种途径流入的资金规模很大,这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央行政策的有效性。(记者 周鹏峰) (来源:上海证券报)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