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奥运会,在金牌看点外还有什么?我想应该是志愿者。志愿者活跃于赛场内外,他们的微笑,不仅温暖了远道而来的客人,也惠及了普通国人。北京市社情民意调查中心通过对3043名北京市民的调查发现,近四分之一的人曾经受到过来自志愿者的帮助;其中,3%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受到帮助的次数超过5次。
志愿服务是文明社会不可缺少的风景,志愿者在不为物质报酬的前提下,自愿贡献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投身于服务之中,将人文奥运的理念衬托得绚丽多姿。国际上给志愿精神的定义:一是志愿,二是不为报酬,三是利他。可见,志愿精神是公民精神的重要构成。北京奥运会志愿者的大量涌现,志愿精神的炫亮闪现,充分说明国人的现代公民意识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实事求是地讲,很多人对志愿者的印象最初来自香港影视剧。确实,在香港,志愿氛围浓厚,争做志愿者已成时尚,影视剧中展现的志愿者的亲切形象,即是香港社会的真实写照。这种散发着人性、互助魅力的志愿精神,那些可亲可近的志愿者,让社会充满着温情,而这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应该是一致的。
近些年,国内很多社会组织一直倾力于培育志愿精神,也有一些先行者已经成为志愿者。然而,我们的志愿者一直没有以一个整体的面貌出现在社会、世界面前。北京奥运会,无疑提供了这样一个契机,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志愿者的整体风采。事实证明,与国外相比,中国志愿精神魅力独具,中国志愿者毫不逊色。
对于很多外国游客来说,志愿者的笑脸,胜过任何鲜花美酒;志愿者的服务,让他们见证了“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东方文明。有例为证,在北京街头,一名志愿者用臂膀搂着一个生病的外国游客,这一幕被人用镜头固定下来,成为永恒感人的瞬间。
对于运动员来说,他们的奖牌更有志愿者的一半。同样有例为证,奥运冠军杜丽首赛失利后,曾经想到放弃。是什么让她最终选择坚强出击再举枪?杜丽说,“这几天我虽然非常绝望,但是,还是有很多人在支持鼓励我,特别是很多素不相识的志愿者给我送卡片,上面写满了鼓励的话,这令我非常感动,所以我今天坚持下来了!”
如果说选手夺金让我们兴奋和激动,那么金牌背后的志愿者故事则给我们温馨和感动。几天来,志愿者及志愿精神的如花绽放,向世界充分展示了中国的文明形象,展示了中国现代公民意识的高度。可以说,奥运见证了中国志愿精神,奥运也必将在更高层次和层面上推动中国志愿精神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