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14时,一架波音747从首都国际机场跑道上准时起飞,转眼冲上云霄,消失在记者视线。乘客们也许不知道或者不关心,是谁为他们的飞机加注的燃油。
奥运后勤保障是一个巨大而繁杂的系统工程,其中不可或缺而常常不为人所知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航油保障。
中国航油华北公司是为北京奥运专包机加油保障的惟一单位。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前100多个小时里,中国航油华北公司加油员们没有一刻休息。
迎来送往的机场是个充满浪漫的地方。然而,那些浪漫只局限于候机楼里。8月15日,北京雨后放晴,太阳尤其热辣,记者在机场停机坪上整整一下午,除了感觉噪音大,就是觉得热浪滚滚。
“死等”是最土却最有效的办法 “热吧。机坪上没有遮荫的地方,飞机又不断地散发着热量,夏天这里地表温度总是在六七十摄氏度以上。前一阵子桑拿天更是痛苦难忍,在机坪上走上几步,衣服就都湿透了。”在罐式加油车里,李杰向记者讲述着。他是为北京奥运会专包机、公务机加油的加油员。
中国航油华北公司对于专包机加油保障工作有着较丰富的经验,中非论坛期间他们出色地完成任务,受到中外同行们的极大认可。但是,奥运专包机加油保障工作却让这支团队极为头痛。
调度室是航空加油站的信息汇集、传输中心、指令发布中心,是航空加油站的眼睛和耳朵。调度员们每天要将民航总局、空管局以及航班信息经过仔细的查询、比对、核实,再将准确的信息传递给每名机坪工作人员,最终才能实施专包机以及航班的加油作业。
“奥运专包机加油保障工作的最大难度,不是飞机数量刷新峰值、任务密集等,而是无法及时准确得到调度信息。”现场指挥中心的尹连祥说,“奥运会开幕式前夕,各国元首、贵宾集中抵达首都国际机场,出于安保考虑,很多航班信息并没有传给机场的信息部门。还有的是航班信息频繁变动,无法得到航班到达时间、机型、停靠机位等,飞机降落后我们才知道任务,这就很容易导致时间拖沓,工作人员被动,机坪淤积大量等待加油的飞机。”
办法总比困难多。专机保障办公室主任吴友军说:“与其被动应战,不如主动出击。我们采取最土的办法,所有普通航班、专包机保障人员按照时间段、机坪区域划分了责任范围,所有人员兵分几路在机坪上死等。降落一架飞机,我们核对一架,主动跑上去问机组人员要不要加油等。保障专机的大型罐式加油车和加油员在专机坪外围指定地点24小时随时待命,预备队加油员手机24小时畅通,随时准备奔赴现场,这样可以缩短航空器在机坪上等待的时间,也可以避免航空器起降信息不准造成的奥运加油保障工作的失误。”停机坪上感受“人蚊”奥运
“死等”,意味着全套人马扑在停机坪上,每组负责一个区域,时刻待命。
奥运专包机保障期间,第一加油队中,两名副队长留守站里外,其余6个队长分别安排在W1包机坪和6、7号专机坪。自8月4日以来,8名队长没有一个人从保障一线上退下来,连续7天7夜没有回家,他们一直坚守着自己的岗位。
队长王涛、赵明,是专包机保障组的重要成员,自8月4日以来,他们每天早上从5点钟一直到晚上21点左右,除其他队长偶尔替换一会儿,一天大部分的时间都在机坪里面,衣服浸湿了不知道多少遍。从对讲机里时时传出他们指挥的声音,能够深深地感受到他们的忙碌。
回想起几天前与停机坪厮守的日子,赵明说:“那几天最刻骨铭心的就是"人蚊"奥运,一到晚上,铺天盖地的蚊子搅得你心乱如麻。”
8月7日是首都国际机场奥运专包机抵达高峰日。深夜1点,留守加油站的3部大型罐式加油车经过严格的出车检查后,驶向机坪指定地点。加油站各级领导兵分两路,一路留守加油站里,指挥调配人员和车辆;一路赶赴机坪,和加油员一样在第一线指挥工作,鼓舞士气。
深夜2点,马里总统的专机作为当天第一架专机抵达首都国际机场,上午10点到11点,专机达到了每小时4架的密度;下午16点至晚上21点的5个小时内,平均每小时的专机量都达到了3架以上。
专机加油工作在争分夺秒地进行,大型罐式加油车不停地在机坪吸油点和专机坪之间来回穿梭,一切工作在紧张有序地进行着。为了节约时间,在机坪工作的加油一站工作人员坚持一整天不轮换,午饭和晚饭就在机坪上吃盒饭。
晚上21点整,美国总统布什乘坐波音747专机抵达机场。在机坪的工作人员接到信息后,马上按照美方的高要求将早已加满油并经美方封罐的4辆大型罐式加油车迅速调往指定停机坪,立即在双侧机翼同时实施加油,整个过程仅用时20分钟。
据悉,第一个高峰日,共保障专机26架次、加油17架次,加注燃油322.338吨;要客包机109架次、加油74架次,加注燃油272.5吨;涉奥航班51架次,加注燃油1000.671吨;普通航班按专机保障24架次;纷纷打破中国航油的历史记录。
“他们都是奥运英雄” “任何一个团队成功完成任务都需要各方的支援,通力合作。”这是第一航空加油站党总支书记王建龙对奥运专包机工作的最大感受。
如果说航空加油站是一部高速运转的机器,那么综合保障队就是给这部庞大机器源源不断加注燃料的那个人。当航空加油站的领导在机坪忙碌地指挥工作,当加油员们在机翼的加油接头下挥汗如雨,当调度员们紧张地盯着信息屏幕、计量员认真计算加油的吨位时,综合保障队主任吴井军的手机24小时开机,对讲机24小时不离身,以最快的速度满足所有工作人员的后勤需要。
早在今年6月,综合保障队就开始了奥运供油保障后勤物资的清点、申报和领取工作,大到车辆设备的各种零部件以及车辆清洁保养物品,小到蚊香片,都一一准备齐全。
在持续高温的7月,综合保障队主任吴井军和员工赵丽洁几乎每过两天就要从公司搬运一部分物资,在公司一箱箱装车,又在第一航空加油站的门口一箱箱卸下来接收安全检查,之后再走200米搬回仓库,将物资码放整齐。等所有的工作都做完,他们两个已经是汗如雨下。
每天,吴井军主任还要雷打不动地完成四件事:随时查看为专机加油的大车的油样放沉;给在机坪工作的加油员们送去早中晚3顿饭;早上将前一天送到机坪的3个大保温桶灌满水再送到机坪;去各个队室查看后勤物资是不是齐备。
采访时,记者还巧遇到中国航油华北公司党委书记杨文强和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彭振海,去加油站了解员工们这阵子需要的物资情况,“他们在前线挥汗如雨,我们能为他们做的只有后勤保障,让大家多吃些好的,多喝些爽口的。所有的员工为了北京奥运会的功成圆满,每天都在挑战着自己的极限,他们都是奥运英雄。不过,如此富有挑战的任务,对我们锻炼队伍、积累经验、提高能力是一次极佳机会。”(本报北京8月16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