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奥运火炬在成都市传递。4日天刚亮,都江堰市虹口乡联合村一组45岁的董泽娥大姐就开始忙碌起来,将20平方米的板房打扫得里外透亮,还特意在家门口摆上了一盆开得红艳艳的太阳花,为收看火炬传递作准备。
董大姐家的8亩猕猴桃、11间房屋都在“5·12”汶川大地震中毁于一旦,震后一家三口一直住在帐篷中,5月30日,顺利搬进了由上海宝钢援建的板房中。“只要人在,家在,希望就在。”董大姐说。
在都江堰市,和董大姐一样激动地收看火炬传递的还有17.7万名在8月1日之前全部顺利入住板房的受灾群众。截至7月31日,都江堰市共建成板房集中安置点247个,建成板房99797间,全市符合入住条件并自愿提出申请板房过渡的受灾群众全都得到妥善安置。
都江堰的一幕,也是成都市8个受灾区市县、13万户受灾民众顺利入住过渡安置房的一个缩影。
“8月1日前,让全市需过渡安置的所有受灾群众全部入住过渡安置房!”6月18日,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李春城在成都市委(扩大)会上代表市委、市政府做出郑重承诺。如今,成都兑现了承诺,让受灾群众在8月1日前顺利入住过渡安置房,并以崭新的精神面貌迎接奥运火炬在成都的传递。
修板房,对口支援行动快 据成都市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孙明介绍,成都全市城镇和农村共有109万人、28万余户住房垮塌或严重毁损,急需过渡安置。其中,经受灾群众签字盖印确认,有13万户需要政府提供过渡安置房,15万户选择自建安置或投亲靠友。
5月2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河北廊坊考察救灾过渡安置房生产情况。他还为此亲自给各援建省市的书记一一去电,安排过渡安置房援建事宜。
事实上,早在地震后第六天,5月18日,面对近500万受灾人口的住房需求,中央要求,三个月内迅速援建100万套过渡安置房。
5月20日下午,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第十一次会议明确“100万套板房”目标。当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就紧急召开电视电话会议,解决四川地震灾区受灾群众过渡安置房问题,向全国23个省市和计划单列市下达了对口支援灾区过渡安置房的建设任务。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下达的省外援建成都的板房数量为18万套。
负责援建成都灾区的10个省市迅速行动,5月25日前,包括重庆、江西、山西、福建、安徽、河北、山东、厦门、上海、海南的10路援建队伍全部到达成都灾区。
人必自助,而后人助之。外省市援建内容主要是板房建设,而场地平整及水、电、路、通讯等公共配套建设则由受援地完成。5月24日,成都市在都江堰召开了抗震救灾对口支援工作现场会,安排受灾较轻的新都、青羊区等15个区(市)县对口支援都江堰、彭州、崇州3市26个受灾严重的乡镇。
一场重建家园的战斗在成都市全面打响。
挑重担,战胜5只“拦路虎” 为了确保需要过渡安置的受灾群众在8月1日前全部入住,18万余套过渡安置房的建设就成了抗震救灾任务的重中之重。然而,摆在面前的却有5只“拦路虎”——时间短、协调配合难度大、运输险、环境差、气候恶劣。
按照计划,成都市过渡安置房建设总占地达到14000多亩,约10平方公里,需要平整场地近9平方公里,面积比都江堰老城区还大2平方公里。除完成活动板房的设计、生产、运输、安装、验收、移交和入住工作之外,还要同步完成场地选址、平整、水、电、路、通讯、消防、防雷等室外大配套工作。
而所有工程必须在7月25日前完成,只有60天。这是成都市城建史上前所未遇的“急难险重”的任务。在这种情况下,除了增加人力、加班加点赶工外,没有其他办法。据了解,援建队伍中,最长的工作时间达到了每天17个小时。
同时,此次过渡安置房建设参建单位多,交叉作业多,协调配合难度大。有10个援建兄弟省、市的近3.5万人和来自成都市15个对口支援区(市)县、5个国有投资公司和4个专业建设单位的6万余人奋战在“大决战”的广阔战场上。同时,先后有建设、民政、规划、国土、交通等100多个部门和单位参战,衔接工作千头万绪,统筹协调难度极大。
为了解决好每一个环节的工作,成都市和各区(市)县都及时成立了协调小组,同时,还在机关和下属事业单位中选派了10多名联络人员驻扎在各个受灾较重的区(市)县,每天收集情况,遇到不好解决的问题、需要的设备等等,就及时向上汇报,尽最大可能为援建提供便利。
在有限的时间内,要将大量的机械设备、建设物资按时运送到施工现场,对运输保障也是极大的考验。从都江堰到虹口仅26公里,但由于路窄弯多,还时常发生塌方、泥石流,运送材料的汽车需要两个半小时才能到达。过渡安置房市民考察团代表谭小凯就亲身体验了运输的艰辛。他说:“运输车一般都设正、副两位司机,正司机负责驾驶,副司机负责察看前方是否有石块松动或滑落,任何一个小石头都有可能是一颗子弹。”在运输的货车中,最长的有18.5米,不可能开进山区,运输队伍就用转运的方式,大车转小货车,小货车转摩托车、三轮车。即便这样,还是有许多地方不能到达,运送人员就用人背、用马驮,什么办法能到,就用什么办法。
此次安置房建设很多都是在山区、废弃地上,增大了场地平整和基础施工的难度。成都市高新区负责的小鱼洞安置点耕地有限,为了保证群众能收获即将出产的经济作物川芎,他们最终搬走一座水泥厂,清运大量建筑渣土来解决场地问题。山区的安置点施工面积比较狭小、环境复杂、点位分散,工程机械发挥不了作用,受灾地区的水、电、路和通讯管网都在地震中遭受重创,导致施工效率较低。同时,施工单位不仅需要克服山地施工的困难,还要提防频发的余震的侵袭,常常有数吨、数十吨的巨石从施工人员身边滚落。很多时候施工人员是冒着生命危险在加紧施工。
气候也是影响工程进度的一大难点。在建设期间,成都气温一直居高不下,地面温度有时达42℃,此时板房上的彩钢温度就超过50℃,导致施工人员的体能消耗很大,直接影响施工进度。7月中下旬,雨季来临,大雨、暴雨频发。为了抢一点点时间,一些建设单位提前10天把天气预报资料拿到了手,就是为了根据天气安排工序,人停机不停,24小时赶工期。遇到大雨,施工人员就进行室内作业,搭电线、埋水管;遇到小雨,他们就冒雨抓紧时间施工。
经过60天的艰苦奋战,截至7月31日,成都市已全面完成受灾群众过渡安置。全市共建成集中安置点1543个,过渡安置房198576套,其中外省、市对口援建185352套,全市自建和社会捐建13224套;受灾群众自建过渡安置房113538户,以投亲靠友等方式实现过渡安置14390户。公共服务和生活设施配套建设同步推进,建成板房中小学284所,诊疗所123个,粮食与食品零售店100个。 (来源: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