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加把劲,上了大学就解放了。”这是很多高三学生备战高考、冲刺高分的动力。
但是,当美丽的幻想遇到大学的现实,落差可能会给大学新生带来压抑感和失败感。在进入大学之前,应该对其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调整心态,走出误区,充满信心,步入大学。
误区1
考试容易成绩不重要 中山大学大一理科专业的培培说:“本来以为大学的考试很容易,但是过两个学期的考试发现,还是要认真上课、考试的。”华南理工大学大二的小迟说:“原来以为会脱离高中那种一天到晚看书的繁忙景象,但是上了大学后,发现需要看的书比高中还多。”
大学的学习生活与高中有很大不同:自主选择公共课程,上课没有固定的座位,有的老师不会点名,课程期间也不做小测验……看上去拥有足够的自由。
但实际上,大学成绩仍然相当重要,无论将来就业、出国、保研,成绩都是一个“硬指标”,各种奖助学金、参加出国交流活动、辅修、双专业等等都和绩点紧密挂钩。
备战方案:
可以通过浏览大学教务处网站,或者向已经步入大学的师姐师兄取经,了解所选专业的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根据专业的要求,找到相关专业书籍,对专业知识进行初步预习。这样就能在大学课堂上争取主动,积极应对课程和考试。
误区2
大学想怎么玩就怎么玩 华南农业大学大二的小钟说:“到了大学以后,发现自由度比较小,环境也有点单调,大一时我就在教学楼、图书馆之间活动,最多和朋友聚会,然后回家。”
“家里蹲”可不是大学应该做的事情,大学有丰富的社团,周围有众多专业书店、小众书店,生活丰富多彩,但是不能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大学里面有各种各样的社团,有很多新生看到各种各样的社团挑花了眼,哪个都想报名。但是报名太多社团,其实并没有太多时间参与。新生不妨仔细考虑自己的特长和爱好,选择一两个适合自己的社团就可以了。
备战方案:
高三暑假,可以利用假期时间到大学实地考察看一看。
大学考取本地学校的同学,可以约上几个同学来一次“开学旅行”,到考取的大学去看看。大学教学楼分布如何?宿舍在哪里?校园有多大?周围哪里有邮局、书店?附近哪里是公共汽车站?……这些讯息非常实用。
大学考取到外地的同学,也可以通过网络资源,对即将前往的城市和大学进行一定了解。新生也可提前到校1-2天,在开学前对学校设施有一定了解。
误区3
恋爱是大学必修课 一名男生为了追求一名女孩,在女孩生日那天,召集老乡一起在女生宿舍外面用蜡烛摆成一个心形。男生把生日蛋糕摆在心形蜡烛中间,在围观的众人面前向女生表白。女生感动之下同意跟男生交往,但时间不长,两人就因为各种原因分手。
这样的典型校园爱情故事,在大学生中经常上演。有人还调侃出一个“三无大学生”概念,即在学校里没有谈过恋爱、没有进入过社团、也不是班干部的大学生。
不少学生谈恋爱就是为了摆脱“三无”以免被同学看不起。其实不用担心,“三无大学生”绝不是“三无产品”,毕业求职并不一定比“三有大学生”缺乏竞争力。
备战方案:
新生在大学阶段要经历的心理转变有很多。面对新的环境,告别了旧时的同学和玩伴,孤独感会伴随新鲜感而来。走出心理孤独的方式有很多,找几个同学一起逛逛街,吃顿饭,或者痛快淋漓打一场球,都是不错的方法。
新生不需要为没有男女朋友而苦恼,要相信到合适的时候,遇到合适的人,再付出自己珍贵的感情体验。
误区4
宿舍没人管自由自在 丹已经无法忍受室友的生活和自己完全颠倒。丹每天晚上11点半睡觉,早上6点半起床,生活十分规律。而丹的室友每晚上网到凌晨5点。丹晚上无法入睡,最后只好和另外一个同学互换床位,自己搬出去住,寻求一夕安寝。
这是大学里面比较极端的例子。但是大学宿舍里,你可能遇上喜欢在室内不穿衣服的室友,可能遇到晚上走路碰得东西叮当响的室友,可能遇到动不动就不理你的室友,也可能碰到从来不在宿舍里出现的室友……该怎么办呢?
备战方案:
宿舍生活里谁对谁错都难以判定,最合理的标准是互相包容,和谐共处。
生物钟比较特殊的新生们不妨试想,如果你要在第二天六点半起床晨跑,你是否希望自己的室友晚上不睡,熬夜游戏,早上还能叫你起床呢?
平时在家大大咧咧,以自我为中心的同学可以试一试,让爸爸妈妈在自己面前洗衣服、整理书桌、同时大放音乐,你是否也会有一点忍受不了呢?
神经比较敏感的朋友们可以练习一下不关灯睡觉,或者买一套眼罩和耳塞,毕竟不是所有的大学都有熄灯时间的。
心态放宽,才能够包容不同的人和自己生活在一起。目前中国高校的宿管制度中还没有自己选择宿舍这一条。这是一个追求个性的时代,每一个人都有一些别人没有的特质。爱玫瑰花的方式不是把刺拔掉,而是学会不被刺伤。(杨澜、王倩) (来源:金羊网-羊城晚报)
(责任编辑:黄成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