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发源在北京,流行于全国,而能形成群体地域表演特点的却不多。沈阳相声则完全代表了东北三省观众的审美需求,目前已经成为沈阳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并即将申报省级“非遗”项目。
相声发展和演变的过程,概括说为“像生——像声——相声”。“像生”最早见于宋代的《东京梦华录》等风俗书里。明清以来,文献记载出现了“像声”或“象声”。清代李振的《百戏竹枝词》载:“围设青绫好隐身,象声一一妙于真。”这里的“象声”偏重于声音模拟。
当今的相声则出现是在清末。
沈阳相声的悠久历史
根据清同治十二年(1873)刊行的刘世英著《陪都纪略》记载,沈阳最早的相声艺人名为张太:“有张太,学相声。叫人乐,嘴头灵。约薄话,想得精。”
光绪末年(1900年左右)北京相声艺人范有缘(本名范长利)和朱天瑞来到沈阳,开始在小河沿撂地摊(露天演出),后又进茶社表演。民国十年(1921)北京相声艺人冯昆志一家来到东北,与其子冯振声、徒弟德淑珍、冯少奎等人组成“冯家相声班”,活动于辽吉黑三省,后来冯振声又收徒杨海荃、常福荃、祝景荃等人。这些徒弟的“说、学、逗、唱”俱已形成适应东北观众欣赏品味的艺术特点。
轰动全国的辉煌年代
沈阳解放后,1949年初,相声艺人自发组织成立了“沈阳相声大会”,先在北市场“四海升平”茶社演出,后又移至北市场“会文茶社”。1958年8月在文化部主办的第一届全国曲艺会演中,沈阳相声艺人小立本、杨海荃首开歌颂体裁相声先河,表演的相声新作《社会主义好》引起轰动,受到周恩来总理的好评。
1959年沈阳曲艺团成立,沈阳相声大会并入该团,改名为沈阳曲艺团相声队。1966年“文革”开始,沈阳曲艺团解散,相声演出被禁止。1977年沈阳曲艺团重新恢复,著名的相声演员有杨振华、金炳昶、王志涛、冯景顺、王可军、陈连仲、常佩业等,他们与专业作者白纪元、里果等创作了《特殊生活》、《好梦不长》、《我爱中国》等相声新作,在全国引起轰动。1979年沈阳曲艺团携相声《假大空》、《台湾来信》等参加国庆三十周年献礼演出,获得大奖。从此沈阳相声蜚声全国,获得了“新相声,听沈阳”的赞誉。
20世纪80年代,沈阳曲艺团相声队堪称国内顶级团队,相声演员近三十名,多次参加国内大赛并获殊荣。专业、业余两支相声队伍,培养了大批的相声观众,使沈阳相声与北京、天津形成了相声界的鼎足之势。
拥有的重要价值与当前窘况
沈阳相声传统曲目,据不完全统计有600多段,主要靠艺人口传心授,没有固定的脚本,就内容分为讽刺类,如《生意经》、《丢驴吃药》等;赞颂类,如《八扇屏》、《谢学士》等;娱乐类,如《菜单子》、《地理图》等。目前代表性传承人为杨振华、金炳昶。
社会价值中,沈阳相声既讴歌真、善、美,也鞭挞假、恶、丑,但以嘲讽为主,构成喜剧性的鲜明特征。文化价值中,沈阳不少相声蕴涵着真才实学,真知灼见,特别是那些读字、问难、吟诗、答对的相声本身就是在宣讲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此外,沈阳相声还具有独特的娱乐价值,比如内容方面的愉悦身心、审美情趣等。
近几年,沈阳相声的市场生存环境越来越窄小,演员流失严重。现阶段沈阳曲艺团仅有演员6人,连基本的相声专场演出都难以完成,且后备力量薄弱,最年轻演员都已30岁以上。这种现状已引起相关文化部门的关注。本报记者李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