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两大子课题在“华夏第一村”正式启动 新华网呼和浩特8月19日电(李富 尚诗君)据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敖汉旗文体局消息,近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中国文明形成与早期发展阶段的技术和经济研究”课题中的子课题“红山玉器工艺”和“史前聚落形态”在“华夏第一村”敖汉旗正式启动。
据介绍,“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是由科技部立项、国家文物局负责组织实施、诸多专家学者参加的国家级重大科研工程。“红山玉器工艺”和“史前聚落形态”课题组成员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工作队队长刘国祥,香港中文大学教授、中国考古艺术研究中心主任邓聪,赤峰学院红山文化国际研究中心主任席永杰等组成。古代玉器工艺研究课题负责人是邓聪,史前聚落形态课题负责人是刘国祥。
敖汉旗是学术界定论的中国玉文化的源头,世界最早的玉器出土于敖汉旗兴隆洼8000年原始聚落址。敖汉旗又是横跨欧亚大陆旱作农业的发祥地,从兴隆沟遗址筛选出来的炭化粟、黍,证明这里是世界最早出现小米的地方,距今约8000年,有“华夏第一村”之称。
据敖汉旗博物馆馆长田彦国介绍,为了配合专家组工作,敖汉旗博物馆选定叫来河流域作为史前调查的基点,从5月初到6月末,田野工作60余天,在叫来河主流域发现兴隆洼、赵宝沟、红山、小河沿文化遗址160余处,并进行全部的资料整理、标图工作,为中国史前聚落形态的研究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此外,博物馆还和专家组用最先进的摄影器材对敖汉旗博物馆馆藏红山文化玉器微痕进行拍片,加以深入研究,以期与牛河梁出土的红山文化玉器工艺及良渚文化玉器工艺进行比较,阐明中国史前玉器的总体特征、文化互动关系及其在中华文明起源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