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平安·走进安徽
本报讯记者李光明近期,为破解基层平安创建工作上的软件、硬件建设难题,安徽省合肥市在推行平安示范村居建设工作中采取“命题作文”的形式,并给出“标准答案”,通过实行“强行入轨”的方式,改变了基层平安建设中软硬件“短腿”状况,提高了基层平安创建规范化、制度化能力,推动了基层平安的实效。
合肥市从去年开始推行平安示范村居建设,以实现平安建设城乡一体,均衡推进,全面提升平安建设的整体水平。该市对关系到基层平安建设成效的软件、硬件建设进行了“提前介入”,从组织、制度等方面制定出了“四个规范”,作为创建标准,并采取“强行入轨”方式强力推进,为农村平安创建找到了着力点。
这“四个规范”一是规范组织。每个示范村(居)统一建立健全了“一组两会一队四室”,即:平安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治保会、调委会、治安巡逻队,以及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室、法制宣传教育室、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室和“两口一屋”服务管理室,使基层综治组织得到了加强。二是规范制度。统一建立了示范村(居)各项制度,即治安防范工作制度、矛盾纠纷定期排查制度、矛盾纠纷调处制度、“两口一屋”管理和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制度、例会制度等。三是规范硬件。按照值班巡逻要求,每个村居统一建立了“六个一”,即一间值班室、一套值班床被、一部值班电话、一张值班表、一套通播正常的广播设备、一本值班登记簿。通过建立健全各项综治工作和平安创建工作制度,完善内部资料台账,初步实现平安创建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四是规范资料。每个示范村统一建立了“五个台账六大类档案资料”,从治安巡逻到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均进行台账化管理,从而规范了村居平安创建的行为。
在平安村居建设中,合肥市还强化了四条措施为基层平安建设工作设置了四道保障,要求县区采取每月调度会的形式,加强对各乡镇综治维稳办主任和平安村居干部的指导培训。市、县除了开展专题调研,及时帮助指导外,还要不定期对平安村居建设情况开展专项督查,帮助解决存在的难题。为促使村居夜间巡逻工作能够落到实处,县区政法委每季度对夜间值班巡逻开展1至2次暗访。再就是把平安村居建设纳入到对乡镇综治维稳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每季度对村居平安建设情况进行一次考核。合肥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杨思松说,该市对肥西县59个村居进行一年平安村居建设示范,有57个村居实现了零上访,约占总数的96.6%。
合肥市在推行平安村居建设中,强调在巩固基础工作的同时,狠抓四项重点工作。一个重点工作是完善村居治安防范网络,在平安村居中普遍建立治安巡逻队,经济条件比较好的村居组建专业巡逻队,聘用专职人员开展治安巡逻;经济条件相对落后的村居建立义务巡逻队,广泛整合村居和村民组干部、五保户、治安积极分子、民兵等防范资源,由村居统一组织,统一调度,分片轮流开展治安巡逻。还有一个必须突出的重点工作就是健全完善村居矛盾纠纷预防、排查、化解机制,建立健全村居和村民组两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网络,提高基层调解人员调处化解一般性矛盾纠纷的能力。另外两项重点工作则是加强“两口一屋”管理等村级综治难点工作以及加强村级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提高农民的法律素质和维权意识,广泛营造浓厚的平安创建氛围。
杨思松说,通过平安村居建设,农村治安状况大为改观,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得到大幅度提升,多发性偷盗案件明显减少,零刑事发案村覆盖面逐步扩大,治安防控实现了由原来的季节性开展向常态化的转变,由原来的局部巡逻向全覆盖的转变,由原来的村干部“独唱”向村民广泛参与的“大合唱”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