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花椒又红,记者来到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县银川乡花椒盛产地,探究当地群众怎样将小小的花椒做成了主打产业!
地处积石山县东北部的银川乡如今是该县的花椒主产区之一。置身于刘家峡库区的沿边,只见周边青烟缭绕,到处弥漫着一股股浓郁的椒香味。
站在尕洼顶从山顶往山下望去,只见整个银川乡的山山峁峁,沟沟岔岔,花椒树一行一行,绿盈盈,齐崭崭,形成了一定规模条的椒林。此时花椒已基本采摘完毕,零星的椒果鲜红欲滴,煞是好看。一阵阵山风吹来,椒香芬芳,韵味悠长。
银川乡副乡长党正辉介绍说,银川山高坡陡,人多地少,全县共有11个村、4400多口村民,人均仅有山坡耕地2亩。过去群众生活十分困难,是全县扶贫攻坚的主战场,面对严酷的自然条件,县乡两级领导多次调查研究,根据群众喜栽花椒的特点和具有种植花椒的传统经验,组织该乡4个村的群众试栽花椒,几年来群众的收入明显提高。2001年县决定把退耕还林和整村栽植花椒相结合,仅用7年时间,全县花椒栽植面积达26万亩,挂果面积8万亩,产量200万斤,产值2000万元,主产区的群众仅花椒一项人均收入达700多元。
在积石山县最有名的花椒专业村,要数银川的锅底湾社。村民们把坡耕地变成了水平梯田,让粮食退了出去,把花椒树请了进来。几年累计栽植花椒树300亩,占到了全村耕地的90%以上。当地群众这样描述花椒的好处“一年苗,二年条,三年四年把钱摇。”“栽下摇钱树,穷根就拔掉!” 陈锡高对笔者说“我们全社的90%以上的土地都栽上了花椒,我们感谢党的退耕还林的好政策,花椒5年就开始受益,8年以后达到盛果期我们不发愁,解决了8年以后的吃饭问题”。生产开发了荒山,给山区群众脱贫致富送来了“金钥匙”,也使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变化。
近年来,积石山县在农村经济协调发展中,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支持、引导群众承包荒山荒坡,建立花椒基地。为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增加林草植被、再造秀美山川、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带来了较大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特别是沿黄一带的干旱生态警戒区建立了综合性花椒生态林基地,有效保持了水土流失;沿积石山麓一带的宜林荒山基本得到了绿化,全县森林覆盖率达22.32%,实现了生态环保和经济效益“双赢”。(阿旦增 何永明)
(责任编辑:黄成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