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澄迈县委书记杨思涛,自2006年10月任澄迈县人民政府县长时在网上开通“县长信访”,到今年7月任澄迈县委书记后开通“书记信访”的近两年时间里,以独特的方式,直接了解到大量的第一手民情民意,为百姓解决了许多急、难问题。
建立个人信访网站,搭建与群众最直接、最便捷的联系通道
杨思涛刚任县长时,信访干部接待来访群众时为他辩解:“县长只有一个人,实在抽不开身和大家一一见面”。信访干部说的没错,那么怎么才能在有限的时间里与更多群众见面呢?他很自然地想到互联网。2007年1月9日,在他的精心筹划下,专供他个人纳言的“县长信访”在澄迈县政府网站政务论坛公开亮相,注册网名为“多听少说”的杨思涛在致网民公开信中表明身份,正式打开和网民对话的窗口。
从那时起,杨思涛每周都要登陆政府网站,以真实身份和网友交流,探讨改革和发展大计。他从大量的贴文中,筛选出一批有价值的合理化建议,一次次提交到政府常务会议上讨论,征求意见,一件一件加以实施。政府一时做不到的事,他就给网民解释清楚,消除怨气,力争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对网民反映的问题,他都及时批示。杨思涛在网上开通信访通道至今,直接答复网民问题400多次,处理群众网上信访件460多件。
书记带头,建立机制,网上信访形成制度
杨思涛带头在网上纳言,很快带出了澄迈县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网上信访格局。县委、县政府先后发出《关于印发澄迈县人民政府网站〈县长信访〉栏目信访件办理暂行规定的通知》、《关于印发〈澄迈县人民政府网站栏目信息更新责任表〉的通知》和《关于领导干部上县党政网关注社会问题的通知》等文件,明确规定:一般性问题,承办单位须在3个工作日内办结;重大热点问题,承办单位要在7个工作日内办结。如果反映的问题复杂,或因客观原因未能按时办结的,要说明理由,将相关政策及有关情况向网民解释清楚;已办结的要及时标明“已办结”,对承诺办结期限的要标明“限期办理”,县信访局负责整理登记,跟踪催办、督办。
置身于公开透明的网络论坛,群众反映的每一件事的进展,除了承办单位在跟踪监督外,网民也是有力的监督群体。在众多网民监督下,县四套班子领导成员,各镇、机关单位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每天都登陆县党政内网,答复群众网上信访问题,同时发布要务信息,参与热点、难点问题探讨,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网民“希冀”反映县教育局拖欠4500元打印费,多次催讨无果,引起杨思涛的重视,不仅收回了欠款,县监察局、财政局、教育局等部门有关人员还登门致歉。
去年,澄迈县来信来访总量下降39.9%,群众对网上信访处理结果表示满意和理解的占80%。今年1至7月,来信来访总量又比去年同期下降9.2%。
多管齐下,多渠道延伸网上信访
杨思涛并没有满足于个人办网上信访,而是千方百计、多种渠道将个人网上信访加以延伸。在他的带动下,澄迈县为各职能部门配备了电脑,开通了宽带;县委、县政府直属单位和11个乡镇都配备了至少一名信息员,专门负责搜集网上信息,回答网民提问;县科学技术与信息产业局专门对全县50多名信息员进行培训,县就业局、农业局针对农村群众缺乏必要上网知识的情况,组织农村青年进行电脑培训;鼓励已掌握上网技术的农村青年教其他村民上网。在大力倡导网上信访的同时,杨思涛提醒各级领导干部不能满足于“坐在网前听意见、找问题”,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深入基层上,与群众直接见面,善于发现新情况、新问题,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责任编辑:刘晓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