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广州8月28日电 聂鑫、特约通讯员祝俊业报道:“过去常说兵难带,如今带得真不赖。”改革开放之初,“兵难带”成为许多带兵人关注的课题。而今天,这种论调在岭南警营已被“真不赖”的赞叹所替代。连日来,武警东莞市支队深入剖析管兵带兵的曲折经历,把改革开放史教育搞得有声有色。
政委曾凡荣是改革开放初期入伍的兵,他回忆说,那时“兵难带”主要有3个原因:一是军地之间反差大,这不光是指物质待遇方面,还有文化、生活环境等方面。那时干部最怕战士上街,怕他们抵御不住“酒绿灯红”的考验。二是和当地群众矛盾突出。那时老百姓吃不饱饭,争相外逃香港谋生路。我们的主要任务是防外逃,弄得老百姓见我们跟见仇人似的。三是带兵人的部分观念与时代“拧着劲”。
曾凡荣的一番话,对于多数出生在80年代、90年代的官兵来讲,显得非常新奇。士官曹桂平说,东莞确实发展得很快,大家一出门就受教育,至于那些明文规定不让去的场所,对我们也产生不了什么“诱惑”。现在我们营区有话吧、网吧、心理疗养吧,文化活动中心里各类设施一应俱全。
说到军民关系,主抓双拥工作的政治处主任张建国最有发言权。他伸出3个手指说,东莞富了不忘子弟兵,突出表现在有3个100%:转业干部和复员军人100%安置,随军家属100%安置工作,军人子女100%上重点学校。现在群众不但不往香港跑了,反过来有许多香港同胞来我们这边定居。
支队长黄天云分析道:现在的兵为啥好带,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改革开放使带兵人的观念发生变化。改革开放当中形成的创业精神、竞争意识、时间观念等,促使带兵人的观念与时俱进跟上了时代,给部队建设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二是部队的风气变了,现在从班长到支队领导都是公开选拔,士官选取也要经过群众评议、公开答辩,在官兵中靠素质立身、学习成才的风气十分浓厚。三是干部骨干带兵的方法变了,过去这不许那不准的“土政策”不见了,简单粗暴的带兵方式基本没有了,依法带兵、文明带兵、以情带兵深入人心,官兵关系越来越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