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业绩继续增长利润分配水平提高
现金流量下降显示宏观调控压力显现
沪深两市上市公司2008年半年报披露已如期结束。统计数据显示,尽管受到原材料上涨、人民币不断升值、通货膨胀仍处于相对高位、出口退税率下降以及自然灾害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两市上市公司通过主业增长、费用控制等措施,使得整体业绩仍呈增长态势,但增速有所趋缓。
2008年起执行25%的统一所得税率,对沪深上市公司业绩提升发挥了明显作用,但对中小板公司业绩影响不大。
整体业绩呈增长态势 统计结果显示,沪市上市公司整体业绩再次创出历史最佳水平。沪市已公布半年报的863家上市公司2008年上半年加权每股收益、加权净资产收益率分别达0.2358元和8.41%,与上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15.59%和11.54%;利润总额6408亿元,同比增长5.5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总计4808亿元,同比增长15.85%;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4372亿元,同比增长11.46%。
深市主板上市公司2008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587.15亿元,同比增长16.13%;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544.69亿元,同比增长20.14%;每股收益0.2078元,同比增长0.31%,为近年来半年度每股收益新高。深市中小板公司2008年上半年平均实现净利润5140.54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7.08%;平均每股收益达到0.24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达到6.75%。
从沪市情况看,蓝筹指标股对市场整体业绩的影响举足轻重,上半年上证50指数成份股加权每股收益0.2544元,加权净资产收益率9.42%,均高于沪市平均水平。央企成为撑起整个市场的脊梁,上半年央企的净利润占沪市全部上市公司的83%,对业绩增长的贡献率为67.49%。
今年上半年,沪市不同行业上市公司业绩分化迹象明显,上游产业公司业绩继续提升。净利润比重占前3名的金融保险、采掘、制造业三个一级行业合计占全部净利润的86.94%,其中仅金融保险业的净利润就超过了全体上市公司的一半。上半年,银行股一枝独秀,业绩大幅走高。保险类上市公司由于上半年证券市场低迷,证券投资亏损数额巨大,导致利润总额大幅减少,基于同样原因,证券类上市公司业绩下滑也很明显。另外,由于电煤价格的持续上涨,火电类上市公司业绩一落千丈,一些老牌绩优股也发生了亏损,成为整个证券市场业绩增长的最大负面因素。
深市上市公司今年上半年全行业整体实现盈利,行业分化程度有所下降。上游原材料行业盈利大幅增长,但一些成本难以控制的下游行业由于无法转嫁成本的压力,业绩迅速下滑。采掘业取代金融保险业盈利能力跃居首位,平均每股收益达0.64元,增幅高达71.23%。上半年,证券投资对公司业绩形成了明显的拖累,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形成亏损31.60亿元,占深市公司上半年净利润的5.38%。
深市中小板公司今年上半年实现经营业绩持续稳步增长,268家公司中有105家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30%以上,其中70家公司净利润增长率在50%以上,有28家公司上半年净利润超过了1亿元。此外,中小板公司业绩增长主要来源于主业,上半年主营业务利润占利润总额的比例高达98.24%。
利润分配水平明显提高
由上市公司2008年半年报可以看出,上市公司利润分配水平明显提高。上半年,沪市共有22家上市公司推出半年度利润分配预案,总派现金额达345亿元,占2008年上半年净利润的7.317%,比上年增加475%。深市共有11家公司在2008年半年报中提出了股利分配或资本公积金转增预案,较去年同期增加了5家,增幅为83.33%。
上半年,沪市共有110家公司出现亏损,亏损比例为12.75%,与上年同期105家公司出现亏损(比例为12.32%)相比,亏损面小幅增加。同时,巨亏公司数量有所增加,上半年沪市亏损额超过1亿元的公司达19家,亏损额5亿元以上的公司2家。深市亏损公司由去年同期的102家减少到96家,中小板则有13家公司出现亏损。
值得注意的是,在净利润和每股收益增长的同时,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却出现较大幅下降。沪市公司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667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降幅高达45.33%。深市主板公司加权平均每股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仅0.13元,同比下降64.86%;加权平均每股现金流量净额由去年同期的0.26元直线下滑到0.05元,降幅80.77%。这些数据表明,上半年,随着从紧货币政策等宏观调控措施的继续实施,其累积效应逐步显现,上市公司资金面日趋紧张,现金回收压力较大。
延伸阅读:
2008年沪市上市公司上半年总体业绩延续升势
(责任编辑:李恺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