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绝记者采访 沈阳简朴老人捐400万资助学生
他住老楼坐三轮车,他一件羽绒服穿20多年,他低调地不愿接受采访,他用一生积蓄成立“康老师基金”
晨报讯(记者 王岩)平凡,但是却出手惊人,71岁的“康老师”捐出了一生积攒的400万元,用于资助学习优秀和家境贫困的学生。
意外,然后是无比激动,王瑶等学生昨日收到了这份突如其来的惊喜。
“希望能有更多的孩子考上清华、北大。”“康老师”如是说。
奖励优秀学生
最高奖一个学生获3万
昨日是沈阳二中开学典礼的日子。沈阳二中党委副书记陶华慧在开学典礼上宣布,学校正在启动“康老师基金”。
“康老师基金”是由沈阳市一位普通市民“康老师”(老人姓康,拒绝透露其他个人信息)捐资设立的,他将一生积攒的400万元捐给二中,致力于资助品学兼优和家境贫困的高中生完成学业。
记者了解到,从2008年开始,学校每年将用这400万的利息收入来奖励中考考入二中的前六名学生,第一名奖励3万元,第二名奖励2万元,第三名奖励1万元,第四名奖励9000元,第五名奖励8000元,第六名奖励7000元。同时,拿出一定的资金奖励考入二中的成绩优异的贫困学生20名,每人每年奖励2000元,另外,对于入学的新生三年后高考考进前三名的学生将按3万、2万、1万不等的金额进行奖励。
当听到陶书记对“康老师基金”的介绍后,开学典礼的会场上响起长达1分钟的热烈掌声。
获奖学生激动
“激励我要好好学习”
“康老师基金”的相关消息宣布结束后,学校将今年中考考入二中的前六名新生请上了主席台,并按照“康老师基金”的奖励原则当场对他们给予资金奖励,另有20名考入二中的贫困学生也获得了奖励,总奖金为12.4万元。
受奖励学生巴羽的父亲巴强代表家长参加了开学典礼。巴强说:“虽然我们和‘康老师’未曾相识,但他的精神让我们感动,做家长的感谢他为教育做出的贡献。”
入学成绩排名第二的王瑶手捧着写有2万元奖金的奖状显得很激动,她说:“做梦也没想到自己可以得到这么多的奖金,这更激励我这三年要好好学习,考上理想的大学,长大后我也要做像‘康老师’这样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神秘的“康老师”
婉言谢绝记者采访
记者注意到,在发放“康老师基金”时,捐资助学的“康老师”并没有出现在颁奖现场,“康老师”到底是什么人?
记者打探到,其实“康老师”此时已来到学校,但他没有出现在颁奖现场,而是在教学楼的一间办公室里静静地等待颁奖结束,他想和获奖学生见个面。记者来到这间办公室,眼前的老人虽衣着简单,但精神矍烁,气度不凡。见有记者来,老人把手一摆谢绝了一切采访,“我不会接受任何采访的,请你们回去吧,对不住了。”记者尊重老人的想法,没再打扰他。
简朴的“康老师”
一件羽绒服穿20多年
据沈阳二中党委副书记陶华慧介绍,“康老师”之前曾委托律师提出捐资助学的事,老人还找到公证处做了公正。学校曾派人去过老人的家,发现老人的生活非常简朴。一件羽绒服老人穿了20多年;一个冬天老人主要的副食就是大白菜;老人住的是几十年的一栋老楼,家里摆设陈旧简单;老人患有严重的心血管疾病行动不便,但他还是坚持自己扶着楼梯一步步往下挪,他外出从不打车,就坐着自己的一个三轮电动车。
陶书记只说,老人是一位退休的老工程师,家里有子女。“康老既不是什么企业家也不是什么老板,老人说,他不图名也不图利,就是希望更多的孩子能学好成才,多考上几个清华、北大。”
陶书记表示:“‘康老师’的举动感动了所有师生,他的所作所为相当于为学生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教育课,我们希望学生们能从中受到鼓舞,能够更加努力地学习,充实地过好以后的学习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