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离家1.4公里远的菜市场,是徐婷平日买菜首选之地,比起其他地方,这里的菜更便宜更新鲜。于东东 摄 |
壁架上众多装杂物的藤筐是徐婷从网上定制的,只要30元。而女儿欢欢的生活费徐婷一点都不会省。 于东东 摄 |
省钱就是把事情往复杂上搞
“想省钱的话,就是得不怕麻烦,把事情往复杂搞,直线的事情是省不到钱的。”
CHINA 中国 北京
徐婷一家
家庭成员:徐婷夫妇和一个一岁女儿。
家庭收入:年收入15万元人民币。
每月开销:6800元。
徐婷在等待那辆蓝色丰田车的到来。
她是典型的“拼车族”。每个工作日的早晨8点20分,徐婷都从家出发,步行5分钟来到路边的东来顺门口,搭上同事小庞的车,一起上班。
每个月,她为此要支付给小庞220元,搭车的还有她另外两个同事。“如果我打车每次要三五十元,现在拼车每次算10元,价格很合算,而且有了专有司机呢!”
这只是徐婷精打细算生活中的一例,在好友苏小懒的眼里,徐婷的“每个汗毛孔都散发着打折与赠品的气息”。
200元买了4000元商品
1岁多的欢欢,使劲拍下宝塔状唱歌机的按钮,随着音乐节奏,夸张地摇动着身体。
再过一年多,欢欢就要上幼儿园了。28岁的年轻妈妈徐婷已经提前打探好了消息,附近最好的一家幼儿园,光一次性赞助费至少要1万5千元。“即使现在,每月花在欢欢身上也要1000多元,这包括奶粉、玩具、衣服、纸尿裤。”
似乎什么都在涨价。“跑赢CPI”成为中国人的口头禅,但是,在徐婷看来,更直接的是,楼下老婆婆卖的煎饼果子,从2.5元涨到了3.5元,凉皮也涨了0.5元。自己经常去的那家卖麻辣烫的店,即使不涨价,每份蔬菜也都远远少于之前的分量。
从2007年开始,通涨成为中国人生活的一部分,手中的钱跟两三年前相比已经变得不值钱,而物价就是火箭一般快速攀升。根据北京市政府最新发布的数据,今年一季度北京城市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6%,涨幅比上年同期提高5.1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上涨高达19.1%。
不过,徐婷有信心以低成本维持家庭的生活质量,低成本生活一直是这个主妇的生活方式。在她的朋友圈,她花200元买4000元商品的经历,已经成为传奇。
北京著名百货公司“中友百货”曾举行促销限时活动,她早早赶到商场,买了条打了3.8折的项链,4000多元钱,根据商场的活动又返了4000多元的购物券,她用这些购物券买了很多大牌护肤品,又获得很多化妆赠品。
离奇的是,后来徐婷嫌项链不好看,就打了8折把项链卖掉了。同时,又把用不完的护肤品在网上卖了一些,这两项卖的钱,抵消了当时她花的钱。那些到手的昂贵化妆品几乎没花什么钱。
“这种机会很少,但来了一定要抓住,基本上是空手套白狼。在新世界、中友百货这些大型商场的抢购活动中,只要机会好,你不仅可以一分钱不花,甚至还能赚钱。”她得意地说。
徐婷现在为国内最大的一家门户网站工作,网络,也是她购物最注重的信息渠道。淘宝、打折网都被置于她电脑收藏夹的最上面。“买东西之前,会在网上查一遍信息,然后争取赠品、折扣券、换物、赠物等各种机会。”
淘宝网发布的“网购CPI”显示,在国家统计CPI数据大幅上升的同时,网络购物的“CPI”不升反降。今年1月份至5月份,“网购CPI”分别是0.41%、-2.74%、-7.28%、-9.24%、-6.35%,而国家CPI相应的是7.1%、8.70%、8.3%、8.5%、7.7%。
徐婷也沾了这网购CPI下降的光,她直接网上购买各种家居用品和日常用品。客厅里,最显眼的就是壁架上的众多装杂物的藤筐,多达14个。“当时在淘宝上找卖家,都不愿意做,因为他们嫌订量太少了,而且要价60多块。我先后找了十几个卖家,终于有人接了我的活,一个也就30元。”这些筐子方方正正,没法一个套一个的装载,卖家只好用一辆大物流车运来。
见到徐婷后,那卖家哭丧着脸说:“你知道吗?做你这单活,我亏大了。”
有时,徐婷的消费方式也曾让她的丈夫龚先生很郁闷。不过,现在,龚先生却是一副维护妻子的姿态,“现在CPI涨幅这么高,她很会过日子,总是拿到低价的东西,我当然满意得很。”
[1] [2]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