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9月3日电(记者吴晶晶)国家测绘局、中国地震局3日联合向全社会公布汶川地震地形变化监测结果。监测显示,汶川地震引起震中区域监测点的水平位移量达238厘米,沉降量达到70厘米,隆起量达30厘米。
国家测绘局、中国地震局于2008年5月下旬至7月中旬,共同组织实施了“汶川地震地形变化监测与分析”工作。监测还表明,龙门山断裂带西侧块体向东偏南运动,位移达20至70厘米;东侧块体向西偏北运动,位移达20至238厘米。东侧块体下沉达30至70厘米。陕西南部区域向西北方向运动,最大位移量达4厘米;甘肃陇南区域向东北运动,最大位移量达5厘米。青藏高原珠峰地区的监测点向西偏南运动,水平和垂直方向位移量均为2至3厘米。
国家测绘局副局长李维森说,监测结果显示,汶川地震对灾区地形造成了较大影响,但对灾区以外地区的地形影响不大,灾区范围的测绘基础设施毁损严重,但灾区以外则影响较小。
据介绍,本次监测工作利用了全球导航卫星定位、重力测量等高新技术。监测重点是龙门山断裂带、陕西南部和甘肃南部等受灾严重地区及周边地区,鉴于此次地震是由于印度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造成能量从青藏高原向内陆释放的机理,也部署安排了对青藏高原珠峰地区的监测,以获取青藏高原震后运动趋势。
国家测绘局、中国地震局累计派出了约100个专家技术组对地震周边地区和青藏高原珠峰地区的180个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点进行了野外测量,同时获取了全国范围的28个全球导航卫星系统连续运行站的监测数据;通过比对地震前后的监测数据,经过分析研究和专家评审,得出了最终的地形变化分析结论。
李维森表示,本次监测分析工作,是恢复灾区测绘基础设施的重要基础性工作,监测分析结果对于研究我国大陆板块运动趋势、加强地震预报等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责任编辑:赵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