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南昌9月4日电(记者郑悦)实施5年的中德合作扶贫监测评价体系江西试点项目内容已全面完成并取得成效。记者从近日召开的有关会议上了解到,这一项目的实施对于我国扶贫监测评价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
8月27日至29日,国务院扶贫办与德国技术合作公司在井冈山市召开会议,总结中德合作扶贫监测评价体系江西试点项目的成果和经验。
经中德两国政府批准的“中德技术合作扶贫监测评价江西试点项目”于2004年启动。它是由德国政府提供500万欧元的无偿技术援助,旨在建立一套全新的、科学、可用、适合中国国情的扶贫监测评价体系,以期对扶贫成果实行有效的监测和评价,同时达到提高扶贫资源使用效率和项目管理水平的目的。
据介绍,这套评价体系的数据收集来源于村民自身,相关问卷被直接发放到村民手中,并要确保村民能看懂并会填写问卷。有关专家还定期对村民进行访谈。通过村民在问卷中填写收入支出情况和对扶贫效果的满意度,调查员可以拿到第一手的数据,这些数据直接进入江西省扶贫办有关网络,可以有效解决扶贫对象的瞄准和扶贫资金的渗漏问题,为消除失真的贫困统计提供帮助。目前,江西省扶贫办将项目成果由3个项目县推广到全省54个县,完成了两期江西省贫困监测报告。这为改进全国扶贫监测评价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并展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王国良说,中德合作项目是新阶段我国扶贫监测评价工作的有益探索,是中国政府在扶贫领域开展双边技术合作的一次成功尝试。五年来,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特别是江西省扶贫办对项目的实施投入了很大的力量,保证了项目的顺利实施,项目基本实现了预期目标,取得了多方面的成果。
据了解,在我国有关部门要求下,德国政府已同意将江西项目延期到明年6月。这期间,一方面继续完善现有的监测评价系统,努力将其建成一个综合的扶贫监测工作平台,同时逐步扩大试点范围,拟在四川、甘肃和陕西三省51个重灾县的近5000个贫困村开展灾后重建的监测评价,随后可考虑在西部选择1至2个省区继续扩大试点。
王国良表示,希望以此为契机,能够带动、加强全国扶贫系统的信息和统计监测工作。
(责任编辑:郑小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