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不少人曾为网络时代舆论力量的强大欣喜不已。但是,从类似于“铜须门”和“姜岩”事件,到“史上最毒后妈”等一系列事件的发生,我们看到的是,网络声讨从正义的道德审判转变成对公民人权的践踏。更多的人忧虑的是,越来越多的网络群体暴力事件正在向私刑的性质发展。
网络暴力并非是仅仅存在于虚拟空间,更对现实生活形成强大的冲击。正如一些专家指出的那样,网络暴力已经开始挑战传统社会的道德和法律底线,亟须运用法律、文化和道德手段给予制止。
反对网络暴力 构建和谐网络
本报北京9月3日讯记者周斌近日,人民网、新华网、央视网等国内著名网站分别开辟了“网络暴力”专题,网友积极参与,反应热烈。
近年来,“网络暴力”事件频发,远至2006年“铜须门”事件,近到汶川地震期间网上谣传北京将发生六级地震。一些网友认为,“网络暴力”存在的根本原因在于匿名和暴力成本低。新浪一名网友说:“一分钟注册个ID,谁也不知道我是谁,想说什么说什么”。
所谓网络暴力,是指网民在网络上的暴力行为,是社会暴力在网络上的延伸。其主要表现形式为:网民对某一事件发表攻击性、煽动性和侮辱性言论,造成当事人名誉损害;网民在网上散布谣言歪曲事实真相;网民在网上公开当事人个人隐私,例如“人肉搜索”。
值得关注的是,目前有相当一部分网友对“人肉搜索”有难舍的情结,百度贴吧的一名网友认为“人肉搜索”
本身并没有什么错,它只不过在网络与现实中架起了一座桥梁,桥对面走过来的是一群好人,我们看到的就是一个个令人感动的故事;如果走过来的是一群暴徒,那我们看到的就是打打杀杀。“所以,真正要解决的是如何提高网民的素质,而不是去苛责一项"技术"。”
但有不少网民尖锐地指出,“网络暴力”已经开始挑战传统社会的道德和法律底线,亟须运用法律、文化和道德手段给予制止。
从各大网站的来看,绝大多数网友表示反对“网络暴力”,人民网网友称:“坚决反对网络暴力,远离"很黄很暴力",构建网络和谐才更加有利于网络的健康发展。”新浪网友认为:“那些支持者肯定都是没有被"暴力"过的,当你身陷其中,无中生有地被众人唾骂时,就会知道"网络暴力"的危害有多大,惩治"网络暴力"刻不容缓。”
(责任编辑:赵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