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08-09-05 02:38来源:山西新闻网 山西日报 进入论坛 手机读报
仰韶晚期、龙山、夏、东周时期文化遗存及汉代墓葬同现定襄
本报讯(记者孟苗)备受文物考古界关注的定襄青石遗址考古发掘工程于8月下旬给出最后结论:经我省考古专家们近一年来的文物考古发掘和分析,确定定襄青石遗址包括了仰韶晚期、龙山时期等新石器时代和夏时期、东周时期的文化遗存,此外还有极少数汉代墓葬。
特别是仰韶晚期遗物的出土,填补了这一区域内文物考古不见仰韶时期遗存的空白。
去年夏秋季节,在忻(山西忻州)阜(河北阜平)高速公路工程建设中,省考古研究所、忻州市文物管理处和定襄县文物旅游管理中心联合组队对定襄青石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据负责该项目的古专家畅红霞介绍,该遗址位于定襄县青石村北与河边二村之间的台地上,紧临滹沱河谷,遗址面积约12万平方米。仰韶时期遗存是这次发掘的重要收获之一,忻定盆地历年的考古发掘中未发现明显属于仰韶时期的遗迹单位,甚至未发现具有代表性的遗物,其原因一直被学术界关注。此次发现的仰韶遗存虽然不多,但特征却十分鲜明。出土的陶器以红色为主,器形多见钵、盆类器物,器表装饰以红褐色方格、三角纹、斜线纹样为主,与以前认识中的晋中“义井文化”和河北的“大司空文化”的同类器物相似,属于仰韶晚期,至于该遗址代表的文化归属尚需进一步研究。
新发现的龙山时期遗存主要为灰坑、陶窑等,出土遗物多为陶器,以夹砂和泥质灰陶为主,器物表面多为绳纹、篮纹、附加堆纹,还有部分素面或磨光陶器。器类形体较大,以双鋬肥足陶鬲、侈口罐、小口高领折肩罐、磨光黑陶豆等为主。总体来看,该遗物者具有中原和北方系陶器的双重特征,为研究龙山时期中原与北方文化交流提供了重要资料。
夏时期的遗迹以灰坑为主,出土器物形制特殊,特征明显。陶器以夹砂和泥质灰陶为主,器表多为绳纹,主要器类有侈口高实足根鬲、斝、甗、盉等。夏时期遗存丰富的情况与忻州游邀等遗址类似,反映出这一阶段晋中到忻州地区文化较发达。此外,在东周时期的少量灰坑中出土有具有明确特征的深腹罐、平盘豆、大口尊等器物,应属战国时期。汉代遗存仅有1座小型长方形砖室墓,该墓仅存墓室近底部分,随葬有2个陶罐,约为西汉时期。
这次考古发掘有两个方面特别引人注目:其一,发现了6座陶窑,形制虽然并不十分特殊,但规模却相差很大。其二,无论年代早晚,遗迹中均出土有石器、骨器、蚌器等,器类有环、斧、刀、簇和石臼等,但发现的残器和半成品数量较多。以取得一批重要资料分析,该遗址的发现对认识滹沱河流域及周边地区古文化面貌具有重要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