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9月5日奥运专电 人物故事:高跟鞋声叩击着我的心情
新华社记者史春东
盲人杨青风让我太惊讶!
MPC的走道上,我在与他的头儿解岩打招呼,青风听见声音立即就叫出我的名字。他还说我上一次好像是感冒了。
在“好运北京”国际轮椅篮球邀请赛采访中认识的青风,大半年过去了,他居然还能记住这样的小细节。
MPC内难见阳光。他兴致很高地对我说:“这几天北京阳光很好,大家的心情也很好。”一位从生下后就没有见过一缕阳光的青风,却关心着阳光的世界,我将他的手握得很紧。
他问我要去哪?“青风我陪你逛。”“太好了。”青风身边有一个全程陪伴的志愿者拉着他的手,他的盲棍仍左右点地往前探。他笑着说:“我已经习惯用盲棍走路。”
4日上午,这里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团长等接受中外记者采访。他坐在第三排,从袋子里拿出录音机。我坐在他的身边:“青风,这是咱们中国残障记者第一次在残奥会上露面,记者提问时你可别客气哟。”他兴奋中透出点紧张:“场内坐了多少人?”“上百人吧。”“我怎么才可以有机会提问?”“我提示你,早早地就将手举起,不要泄气。”一连举手四次后,青风拿到了话筒。当介绍自己是盲人记者时,全场都投来了关注的目光。新闻发布会结束后,他说:“提问时有点紧张,拿录音机的手也在抖。”我对他说:“其实我们提问也会有紧张时候。你很勇敢、大方。”他笑了:“当记者感觉真好。”青风拿出纸巾擦着一头热汗。
杨青风是北京残奥会上,中国仅有的几名残障记者中的一位,他们的1加1工作室,全部由残障人士组成,工作室通过广播给视障人说北京残奥会,他们每天要讲100分钟。
陪青风在MPC逛,他们的参与度高过常人。他持着盲棍,他的同事解岩是肢残者,一个用手触摸、另一个用眼,打量着这里的设施,他们提出了一条条只有残障人才会提出的建议与意见,并得到了采纳。
MPC大门前的饮料吧,店长请他们小坐,并告诉他有专门为残障人准备的吧桌,他问得很仔细,想得更深入。青风给他们建议,不妨在桌前放些健全人的椅子,残障人坐在那里是想与更多的人交流。这些天来,MPC有了更多的细微变化,与他们的用心分不开。
上残奥会采访,青风通过广播对全国的视障人讲起他们最上心的一件事,那就是高跟鞋声音的故事。青风说,走进北京残奥会比赛场馆、去MPC,脚步声中高跟鞋的声音最响亮,他听到一串串的高跟鞋声音从远到近,再到远,声音节奏没变化,让他特别开心,她们路过他身边时,也走得很自然。以前高跟鞋声音常使他们烦恼,"嗒嗒嗒"的声音到面前就没声了,过一会儿才远去。走到一个地方,大伙说话的声音也突然没了。或许姑娘们在看,或许大家投来同情目光,其实残障人最渴望的是超越、融合、共享,而不是另样眼光的同情,“大家用平常心待我们足矣”。
他感慨地说:“高跟鞋声叩击着我的心情,这是健全人完全不能体会到的东西。真希望高跟鞋"嗒嗒嗒"的声音走到我身面前不要有变化。”
(责任编辑:赵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