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武汉青山310、309路中巴不见踪影,苦苦等待的市民弄不清是怎么回事。据称停运主要是中巴不堪油价上涨。截至记者发稿时,相关部门仍在紧急协调中。(9月6日《武汉晨报》)
当下,公交优先已经成了政府与社会的广泛共识,许多地方政府出台了优先发展公交的实施方案,制定了解决市民“出行难”的具体措施。
湖南常宁市更是推出了市内免费公交车,北京一半以上线路公交刷卡降到了0.2元或0.4元。然而,此时武汉却传来了两路公交车停止营运的坏消息,让人郁闷。
据介绍,这两条线路公交因油价上涨导致成本增加而停运。两条公交线路无视数万名乘客的出行需要,拿停运做筹码要挟公众和政府,无疑是不理性的。但是,在商言商,企业是要赢利的,肯定不愿意做赔本买卖。在客流相对稳定、燃油费上涨、公交低票价的情况下,如果公司不盈利反而亏损,公交司机付出劳动却挣不到钱,他们无疑会感到不满。即使不策划停运事件,其服务积极性也难免受到影响。
因此,从另一个角度看,公交停运也表达了公交企业正常的利益诉求。公交停运的做法虽然不理性,但是其动机可以理解。
乘客无辜,司机委屈。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公交停运危机该如何化解呢?当然,提高票价是一种选择。但是化解公交停运危机,是否只有提高票价“华山一条路”呢?
我们应该看到,构建、发展好公交系统,其首要目标并非赢利。由于公交行业具有特殊的垄断属性,公交并非单纯的市场化经营性行业,具有强烈的公益色彩。不能简单用涨价来解决公交企业目前面临的困境,正是这种公益性的体现。
建设部等六部门制定的《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意见》明确指出:城市公共交通是公益性事业,必须实行低票价政策。公交提价显然与建设部的规定相悖。在全国各地坚持公交优先,常宁推出免费公交、北京公交刷卡票价大幅降低的背景下,公交提价显得不合时宜。
笔者认为,中巴公交停运事件,既是提醒公交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不能无视社会责任,同时也在提醒政府不能做甩手掌柜,把公交简单地推向社会,放手让公交司机与乘客自由博弈。政府应该思考如何优先发展公交,兼顾公交企业与广大百姓的正当权益。
虽说政府对中巴车给予了一定的财政补贴。但与运营成本相比,这些补贴仍然是杯水车薪。笔者注意到,事件发生当晚11时30分,经多部门协调,两条线路的中巴同意恢复运营。停运危机虽暂时化解,但中巴停运的病根并未祛除。如果中巴营运收入与政府补贴的总和不够维持营运成本支出,停运危机仍有可能再次爆发。事实上,据媒体报道,该市前不久也发生过公交中巴停运事件。
由于公交行业具有明显的公益功能,政府就应为方便市民出行,承担“公交低票价”的损失,为公交优先提供政策兜底,充分显示公交的公益功能与政府的责任担当。而且公交设施本身是花纳税人的钱投资建设的,以实际行动回馈纳税人是公共财政的题中应有之义。从长远来看,“低票价公交”支出的是一笔“公益成本”,其社会价值不容低估。
当然,北京廉价公交、常宁免费公交模式虽然诱人,但并不容易复制。并不是每个地方有实力像北京与常宁那样能够为“廉价公交”与免费公交买单。但是,让利于民、优先发展公交的民生导向是一样的。政府不能提供廉价公交、免费公交,至少应该确保公交正常运营,不随意涨价。
笔者认为,面对停运危机,政府一方面应该做好协调工作,提醒公交企业尽到社会责任,不能“绑架”乘客利益。另一方面,应该在认真调研、科学测算的基础上,合理给予公交行业财政补贴与政策扶持,引导公交行业做百姓欢迎的“亏本”生意。
只有政府切实转变公交赢利的“市场”观念,拿出为公共服务兜底的诚意,对公交行业进行政策倾斜,方能从根本上杜绝公交停运事件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