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08-09-08 02:56来源:山西新闻网 山西日报 进入论坛 手机读报
在五台县豆村镇32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田野里“铁牛”引吭高歌,齐整整的园区里牛儿“哞哞”欢叫。一辈子与农业、农村、农户打交道的老党员殷有年告诉记者:“现如今,农民的观念可是变了,种田要靠科技、养殖要靠规模、打工要靠技术已成新时尚”。
据悉,去年,该镇农村经济总收入上升到1.82亿元。其中:畜牧业收入2172万元,乡镇企业总产值2801万元。粮食总产量达到1850万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2800元。产业经济富了2.9万余农民。找到了新农村建设的新思路,取得了新成效。
种植业——测土配方 请“医生”“电教授”培训“土专家” 豆村镇下辖69个行政村,有耕地7万余亩,靠种地吃粮由来已久。近年来,该镇党委、政府把科技兴农列为第一要务,并重点开展了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与运用。
为了使今年农业取得更好的收成,该镇政府专门邀请忻州市农业专家来豆村镇举办了“晨雨调控肥”使用讲座,为全镇300余名村干部和种粮大户上了一次深刻的农业知识课程。阎家寨村却是成立了农科信息站,用最现代的工具——网上下载农科实用技术,让“电教授”培训“土专家”,使农民走上了“神农网”。并开通了国家“863”智能化农业信息决策处理系统,用电脑指导不同农作物的不同种植方法。从土壤、气候、水分、播种、施肥,以及一系列田间管理都能在电脑上不失时机地找到正确答案。去年,该村农民李俊良种地8亩,在“863”智能化农业信息决策系统的指导下,仅4亩玉米田就产粮3000余公斤,收入4400元。3亩脱毒马铃薯产量6600公斤,收入3960元。
与此同时,该镇党委、政府又多方与农业部门取得联系,请来土地“医生”,在全镇定点1300个开展测土施肥,让土地缺什么补什么。而在新品种的使用上,农民根据水土气候独钟于“先玉355”优良玉米种。它幼苗长势强,株型紧凑,根部发达,果穗大,粒籽长,早熟抗倒,稳定高产。西营村农民闫二良,去年试种5.4亩,产粮6000公斤,亩产1100多公斤。尝到甜头的农民在新品种平均提价12%的基础上仍然争相购买。镇党委书记对记者说,今年全镇7万余亩耕地中,立体种植已确定为51%,配方施肥70%,100%的土地都要使用优良品种,仅高科技渗水地膜田就要播种4100亩。
养殖业——山上牛儿“逛公园”山下牛儿“住宾馆” 豆村镇有草地6万余亩,生长着数10种优质牧草,形成了山地草原类、灌木草丛类,板块式的绿色“公园”有10余处。
近年来,该镇党委、政府充分发挥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依靠绿色“公园”,重点在大柏山、智峪山、瓦场梁山三大牧区推广了寄坡改良“四到位”的新做法:一是黄改人员随群跟牛进山到位;二是优良精子液氮到位;三是黄牛改良登记入档到位;四是防疫免疫到位。每年有8000余头牛潇潇洒洒避暑“逛公园”,900余头牛轻轻松松受孕产牛犊。而豆村镇又是农作物种植区,7万余亩耕地年产秸秆、枇壳上千万公斤,为园区圈养牛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该镇紧紧抓住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建设项目,已新建了4个养牛园区。采取的办法是:镇统筹,村规划,户投入。园区内一排排“牛宾馆”红砖垒砌,石棉瓦盖顶,氨化池、发酵池点缀,铡草机、粉碎机“轻歌慢吟”。谁都能感到:一个园区就是一个牛家族,数十排“牛宾馆”就是一个标准化养牛小区。入园农民已达150户,养牛930头,优种改良率占到90%以上。
目前,该镇已基本形成了“上山改良与圈舍喂养相结合,人工冷配与优良品种自然交配相结合”的改良模式,以此拉动了生态畜牧的全面发展,大牲畜存栏数已发展到1.97万头。其中,养牛1.32万头。养羊4.98万只。畜牧业年收入2172万元,农民人均748元。
劳务输出业——走出农村进城市,离开家门闯市场 由于大量实施科技种养,所以豆村镇有季节性富余劳动力0.55万人,占劳力总数的51%。
如何妥善地解决农民的就业问题,变农闲为农忙。镇党委书记韩秀峰、镇长赵补文积极与县劳动就业局、山西省劳动厅职业介绍所等劳务输出部门联系,为农民工疏通了流通主渠道。让农民在不误农田耕作的同时,走出家门,远上内蒙古、河北、四川,近在太原、大同、朔州、榆次,主要从事建筑业。今年48岁的西营村农民工来月芳,22岁外出打工,靠手艺当上了工程师,年薪4.5万元。新庄村农民续富思,18岁出来打工,今年46岁的他已当了14年工长,年收入4万余元。同时,又以豆村镇城乡建筑安装工程总公司为主体,走出了集团化劳动力转移的新路子。该公司已拥有固定资产3600万元,下设6个分公司,入编农民工2700人,拥有各类技术工134人,年施工能力在10万平方米以上。
而且,随着当地铁矿业的蓬勃发展,近年来不出远门能赚钱的观念也在该镇悄然兴起。现在该镇又有800余农民工成了矿业开发的主力军,据统计,全镇各种劳务输出的总人数已上升到4100余人,年创收2400万元,农民工人均4360元。69个村的农民真正做到了“下地会种田,外出能赚钱”的新型农民。
产业经济的兴起和发展,不仅打破了数千年传统的农业种植和畜牧养殖,而且冲破了男耕女织的束缚,使女人离开了锅台,男人走出了土地。真正找到了发展农村经济的有效途径,找到了新农村建设的新思路。
本报记者 王恩瑞 本报通讯员 金俊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