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神舟七号载人航天 > 神七消息

环境A/B星总师助理杨芳:奥运后首射成功很激动

  主持人:你们提供同样的数据和照片,但是环保部门和减灾部门看到的结果是完全不一样的吗?我们的网友有这样的疑问,如果是这样一个过程的话,您要做的工作非常细致,不光是用CCD相机拍摄下来就完了,还有很多数据提供给他们,这个过程是不是比较艰辛?

  杨芳:这是在整个设计过程中一起来考虑的,比如我们会把卫星的姿态数据、卫星的姿态状况、卫星定位数据、卫星的轨道位置、卫星摄像时间,会把这些信息作为工程信息和图象信息同时下传,这是设计之初就要考虑的,下传之后把这些数据和图象联合处理,才知道你拍的是什么位置。

地震之后很多原来有的地理标志建筑都没有了,拍完了需要去定位,甚至哪个地区倒了多少房子,这个时候要没有地面控制点的图象要还能够去定位,这个是在具体的省哪个市哪个地区这个房屋倒塌情况、洪水淹没情况,卫星上提供的姿态、轨道、数据、时间就非常非常重要,我们把这些数据和图象处理同时传下来,用户进行处理。

  主持人:这个怎么对比?如果没有发射环境减灾A、B卫星的话,我们的遥感卫星也非常少,怎么进行照片的对比?

  杨芳:其它的遥感卫星都是这样设计的,一个好的遥感卫星都是有这方面的考虑。这是人拿着照片和卫星拍摄不同的地方,人拿着照片可以清楚知道我在哪个位置拍的是什么,卫星要把这些数据通过遥测数据告诉地面,你处理的时候才有意义。

  主持人:卫星真是非常神奇,有很多神奇的功能,这样的话地面数据处理设施还有必要存在吗?地面的探测设备还有必要吗?

  杨芳:还是非常需要的,拿减灾来说有一些备灾数据,这些要对地面的很多参数要有清晰的了解,地面观测的数据。对于谱段的监测、植被的监测,我们卫星只能把谱段的数据传下来,卫星要去识别,都是绿色的谱段,出现这么一个特点,说明这个植物受到病虫害还是因为受到某种污染,这个可能都要在地面采集大量的植被谱段信息,我们在地面的遥感科学家以及环保部减灾中心的应用专家他们都要做大量的准备。刚才前面讲了,整个卫星应用 方面的天地一体化还是相当重要的。

  主持人:如果这样的话,环境减灾A、B卫星发射成功之后那就要求地面数据实际上地面的设备要更加努力把这些数据搜集起来,要做很多的对比工作。

  杨芳:我们叫比对分析。

  主持人:地面的数据监测人员也要开始加油了,尤其有航天人的努力之后。

  您一开始讲到星座,我刚才想问您这个星座和我们平常女孩子所理解的星座有没有什么区别?摩羯座、双鱼座等等,有什么区别吗?

  杨芳:其实星座这个词就是天体上的一个专业术语,应该说卫星说星座和天体说星座本质上要是说是一样的,只不过卫星是人造卫星绕地球运转,这样的星座是我们做航天设计出来的星座,星座就是若干颗卫星需要联合一起来工作。这样一个星座能够统一地完成每个工作,比如说现在我们都知道我们用GPS定位系统,实际上为GPS提供服务的就是GPS星座,这就是一个星座,其实已经在我们的地球空间布好的星座,你只是感觉不到它的存在,这是一连串卫星,当然这是一个国外的星座。而我们现在中国在很多任务上我们也开始提星座,因为星座比如就像我们今天讲到的环境减灾卫星星座,为什么要用四颗星来实现呢?因为一颗星上你装载的相机我们从650公里高度看地球必须有63度的角,这么大的市场角对于航天卫星相机来说很困难,没有一台相机能够在近地轨道把地球一次看够。我们用星座的概念组成,这颗星飞过来由于地球的转动看到了额部分,比如看到中国的东部,但是看不到中国的西部。就靠下一颗星飞过来再看中国的西部,这样四颗星联合工作就可以在24小时内甚至12小时内能够把中国全部看一遍也就是把地球全部看一遍。比如我们再用四颗合成孔径雷达卫星,再加上阴天雨天都可以成像,我们可以得到12小时连续观测的能力。对于灾害监测来说快速或者时间的响应是很重要的,越快获得灾害地区的信息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卫星运行有自己的规律。这次过完北京之后下一个小时肯定不会在北京,我们就靠另外一颗星过境接着看北京或者看地震灾区或者洪水灾区,就是一个接力观测。对于环境减灾A、B星或者今后组成的星座来说就是一个接力观测的过程,还有其它的任务通信、GPS导航定位,星座联合来完成通信和导航的任务。

  主持人:看来航天事业上尤其是卫星事业上面也需要和一起来团队协作,这次我们一口气发射两颗小卫星,我们平常听说的是一次发射一颗卫星,这次发射两颗小卫星有什么难度?

  杨芳:之前国内的航天也有一箭双星发射,我们是第一次把相关联的双星发射,我们独立承担两颗卫星的研发,一个研制队伍,同时生产两颗卫星,同时测试两颗卫星,同时发射两颗卫星,相当于并行的研制,并行的测试,并行的发射,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考验。应该说有一定的难度,但是现在看到我们已经成功了。我们在测试的时候也是一个团队进行两颗卫星的测试,工作量很大。

  主持人:等于做了双倍的工作,我们在以后的卫星研制过程当中以后卫星的发展过程当中实际环境减灾A、B星已经做出一个典范,这次也是第一次来研制环境减灾卫星,整个研制过程当中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或者觉得什么槛过不去的时候?

  杨芳:应该说,碰到了很多的困难,毕竟这里面的CCD相机、红外相机实现的都是宽覆盖中分辨率,看到30米分辨率并不是很高,但是它的幅宽单独的一台相机的幅宽达到360公里,两台相机拼成710公里的覆盖,对于相机来说这样宽的幅宽也是一个挑战。超光谱成像仪的研制也是国内第一次,对地观测的第一次研制。红外相机实现720公里的幅宽,既然做小卫星,所有的产品都应该是小型化,所以我们在小型化的过程当中也做了艰辛的努力。两颗星的同时努力,平台质量的保证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我们也付出很多的努力。

  主持人:小型化卫星和去年的嫦娥一号卫星相比,小型化卫星尤其这次发射的两颗小卫星到底有多小?

  杨芳:每颗星的重量不超过500公斤,大小大概就是一米见方,这样两颗小卫星完成如此多的功能,我们看到它的光学观测谱段非常丰富,光学观测的手段也非常多,比如细分谱段的观测、红外谱段的观测等等,两颗卫星实现多台相机的融合。事实上应该说还是功能很强大的这两颗小卫星,我想这个任务我们还是完成得不错。

  主持人:您说的环境减灾A、B卫星只有一米见方,比大卫星精致很多,为什么不做得大一点?

  杨芳:小卫星承载的一个理念就是快、好、省。要加快研制周期,当然还要好,我们这两颗星的功能还是很强大的,研制经费还要便宜。我们经常比喻小卫星就像台式机和笔记本,笔记本完全能完成台式机的很多功能,但是笔记本很轻巧容易携带。是不是便宜不好说,但是现在小卫星走的这样一个理念,在国家对于航天尤其财力有限的情况下,有些任务我们用小卫星可以实现。另外现在随着整个航天技术的进步,很多部件或者产品或者相机都往小型化的方向走,那么小卫星的研制就成为可能。事实上国际上现在很多无论是对地遥感或者是通信等等很多卫星的任务都往小型化方面走,现在已经是一种发展趋势了。实际国际航天也有往大的走和往小的走两个趋势,越往大功能越集成功能越多,事实上承担的风险也更大,相当于把所有的鸡蛋放到一个篮子里,欧洲的环境卫星有11种载荷,万一有一个闪失整个11种载荷都可能有问题。小卫星就不会存在这种情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责任编辑:马涛)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搜狐博客更多>>

·怀念丁聪:我以为那个老头永远不老
·爱历史|年轻时代的毛泽东(组图)
·曾鹏宇|雷人!我在绝对唱响做评委
·爱历史|1977年华国锋视察大庆油田
·韩浩月|批评余秋雨是侮辱中国人?
·荣林|广州珠海桥事件:被推下的是谁
·朱顺忠|如何把贪官关进笼子里
·张原|杭州飙车案中父亲角色的缺失
·蔡天新|奥数本身并不是坏事(图)
·王攀|副县长之女施暴的卫生巾疑虑

热点标签:章子怡 春运 郭德纲 315 明星代言 何智丽 叶永烈 吴敬琏 暴风雪 于丹 陈晓旭 文化 票价 孔子 房价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杨芳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