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源这次选择最好的时机、价值最好的时候嫁出去,是高价让我做的这个决定”———9月6日,可口可乐宣布收购汇源果汁数天后,一直保持沉默的汇源果汁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朱新礼首次作出回应。(见9月9日《每日经济新闻》)
这些天,可口可乐收购汇源事件引来热议。
反对者认为,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是在消灭民族品牌,是在伤害民族感情,可能危及经济安全,动摇我国经济基础。并且,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涉嫌垄断市场;支持者认为,这完全是商业行为,是一宗买卖,外界没必要说三道四。
在笔者看来,对于可口可乐收购汇源,不要过于敏感,不要反应过度,更不要上纲上线。说到底,这只是一桩通过讨价还价最终双方达成的买卖而已———买者可口可乐觉得出这个价钱值,卖家朱新礼认为“价钱最好,是高价”,卖得值。
笔者同意朱新礼先生“品牌无国界”的观点。在国际贸易如此发达的今天,把所有商品都贴上“民族”标签,可能吗?结果是什么?闭关锁国?那样的话,我们的民族经济未必能获得健康发展,从长远来看,也不利于我国经济的整体发展。
至于是否涉嫌垄断,则需要按照8月1日实施的《垄断法》,由商务部进行相关的审查。但是,从饮料是大众化产品、果饮是竞争性非常充分行业的本质上讲,形成垄断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当然,依靠产品质量和适合大众饮用品口味占领市场那是另一回事情。
对于这类并购涉嫌垄断审查,笔者认为要依法行事,但不必过于吹毛求疵,特别要防止被民族情绪所左右。至于涉及经济安全问题,那根本就谈不上。
在此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汇源到底值多少钱?汇源现状究竟如何?前景、潜力到底怎样?有关这些问题朱新礼最明白。卖掉汇源后,得到巨资的朱新礼到底有什么动作,其本人最清楚。说不定,用不了几年时间,朱新礼还会创出比汇源更出名的品牌。假如在社会舆论压力下,有关部门不予审批,结果使并购流产,那么,将来汇源经营不善、走下坡路,最后想卖都卖不掉或者卖不到好价钱,到那时谁来负责?谁又负得起这个责?
对于纯商业行为的买卖,动不动就用民族主义思绪来看待,动辄就上纲上线,外资企业如何敢进来?要知道,狭隘的民族情绪往往会误大事。我们必须把民族主义的爱国思想和保护经济安全的行为用到关键之处,譬如我们的金融、粮食产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