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显金本报记者潘黎王云“我相信,靠自己的双手,我们一定能渡过难关。”9日,会理县鱼鲊乡回头山村村民项万民正在自家倒塌的废墟上努力清找可用的财物。
离鱼鲊乡政府约10公里的回头山村地处金沙江河谷地带,山高坡陡。
攀枝花-会理地震后,受灾村民都住在援助和自建的塑料篷内。“这个塑料篷是地震后第二天在村组干部帮助下,我自己搭建的。村民的房子基本都震垮了,大家都无家可归,我还是自己想办法不给政府增加负担。”项天才话语朴实。白云芬老人一边喂鸡一边向记者讲灾后的打算:“这次地震我很幸运,人没受伤,鸡和牛也在,我要把牲畜养好,再把坡上的粮食和烤烟收回来,先搞好生产自救,再想法修新房子。”
村支书卢华和村主任齐开富正在张汝芬家巡查:“老人家,你要注意安全,有什么困难给我们说哈。”老人连连点头。卢华说,烤烟是该村的主要经济来源,因震后烤房受损严重,加之太偏远,烤烟没能及时采烤而大面积腐烂,虽然积极挽救,但损失仍然不小。村民们正通过补种一季蔬菜、安顿好家人积极外出打工等办法弥补。
走过回头山村,我们看见不少村民仍在塑料篷下安然整理从危房中抢救出来的东西,一些妇女则在耐心整理烤烟。村口,因地震无法按时上学的小孩在路边认真地做作业。回头山村人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他们不慌不怨、不等不靠,在努力自救的路上奋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