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9月10日奥运专电 题:感谢残奥会,感激残疾人
新华社记者肖春飞
北京奥运会期间流行过一个段子:在中国观众山呼海啸般的呐喊声中,阿根廷国奥队员学会了一句汉语“谢亚龙下课”--他们误以为这是“阿根廷队加油”。
北京残奥会上,外国残疾人运动员则真正学会了“谢谢”,他们一有机会就要用中文说“谢谢”,发自内心。伊朗七人制足球队队员甚至还在赛场一跪谢观众。
残奥会,从一定意义上说是办给健全人看的,残疾人希望通过体育来融入社会,因此他们感谢东道主搭建的一流的舞台,他们感谢热情与专业的志愿者、工作人员,他们感谢每一个前来观看比赛的健全人--关注残奥会的健全人越多,残疾人融入社会的几率就越大……
但是,对健全人来说,更要感谢残奥会、感激残疾人--因为我们从中学会了如何善待生命,如何学会珍惜,如何追求梦想。
在“水立方”,虽然已有心理准备,但第一次现场看到“无臂飞鱼”何军权的比赛时,仍然接连深感震撼:第一次震撼,是看到他只穿着泳裤、齐肩失去双臂的模样,彼时是深刻的悲悯;第二次震撼,是看他冲刺时高昂起头颅、朝池壁狠狠撞去,此刻是由衷的敬佩;第三次震撼,是看他在领奖台上,用脖子夹住鲜花,虽然没有获得金牌,但依然是灿烂至极的笑容。这一瞬间,则是深深的思索了--残躯如此,精神犹能如此强健,“换作是我,我会有这份坚强吗”。
跟大多数中国人一样,我也是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看残疾人比赛。默然无言,心灵深处,慢慢浮出强烈的感动来。几乎每个走上残奥会赛场的运动员,都是一部感人至深的励志大片的主演。他们曾经在无边的黑暗中孤独地徘徊,他们在痛苦中完成了精神的重建,他们收获了对生命更透彻、更睿智的理解,他们终于战胜厄运、凤凰涅槃,重新书写人生的精彩篇章。
萨马兰奇说过,残疾人运动是唤醒人类良知的运动。感谢残奥会,感激残疾人,能够让我们这些身体健全然而却面临着种种精神困惑的“健全人”,在这个喧哗浮躁、处处“快餐化”的时代,从麻木机械中抽身出来,冷静地去想一些“很傻”、很朴素、很原始的问题,去思考什么才是人生最重要的,去收获一些能够触及心灵柔软之处的人生感悟。
台湾作家三毛生前写过这样一首歌:“天上的星星,为何,像人群一样地拥挤着?地上的人群,为何,又像星星一样的疏远?”“拥挤”与“疏远”,似乎成了国际流行的“现代都市病”。大楼越盖越高,科技越来越发达,物质生活越来越丰盛,但是,现代人的幸福感,并没有随之而越来越强烈,反而,欲望越来越多,朋友越来越少,内心感动越来越匮乏,“郁闷”,成了流行语……
所以,摆脱心理危机,追求心灵平静,成为现代人的一大精神需求,甚至带来了一些产业的勃兴,比如一本名叫《心灵鸡汤》的书,在全球卖掉了近亿册。
然而,还有什么比超越自我、战胜命运的残疾人运动员,更能让世人去发现和领悟到爱、希望、信心和鼓励?更能让世人以新的视野和方式,去体察身边与内心的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在历史上,一些伟大的残疾人,堪称人类之师,比如《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作者海伦·凯勒,这是一个生活在黑暗中却能够给人类带来光明的伟大女性。读她的著作,每个能够看见光明的人,又怎么不会去珍惜光明?
或许,海伦·凯勒距离我们太远。现在,北京残奥会让我们如此“零距离”地靠近、观察、感悟庞大的残疾人群体。开幕式上,盲人歌手杨海涛有一句真诚告白--“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最想看到的是爸爸、妈妈和你们。”无论在现场还是在电视机前,无数观众为之动容,并深深反省--我们是不是因为太多的“不甘心”,而忽视了我们已经拥有的、像空气一样存在于身边的幸福?
北京残奥会有472枚金牌,我们会很快会忘记金牌归属,但许多年后,我们的记忆深处,还是会镌刻着2008年在北京完成自我伟大超越的残疾人运动员。人,永远是历史的英雄。诚如国际残奥委主席克雷文所言:“鸟巢”气势恢宏,但是,因为人,“它才真正被赋予了生命”。
感谢残奥会,感激残疾人,让我们静下心来,开始思索什么是真正的“人”。
(责任编辑:赵健)